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皮日休诗词作品集: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读书 汴河怀古二首 咏蟹/咏螃蟹呈浙西从事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青棂子 馆娃宫怀古 樱桃花 橡媪叹 春夕酒醒 夜看樱桃花 馆娃宫怀古五绝 奉和再招(一作文燕招润卿) 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吴中言情寄鲁望 游栖霞寺 石榴歌 茶中杂咏·煮茶 酒中十咏·酒乡 赤门堰白莲花 钓侣二章 聪明泉 奉和鲁望白菊 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二首 病孔雀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 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题潼关兰若 茶中杂咏·茶鼎 贫居秋日 咏白莲 药名联句 独在开元寺避暑,颇怀鲁望,因飞笔联句 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醒闻桧 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好诗景 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晚秋吟(以题十五字离合) 醉中先起李縠戏赠走笔奉酬 寄同年韦校书 重题后池 木兰后池三咏·白莲 木兰后池三咏·浮萍 重题蔷薇 鸳鸯二首 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 奉和鲁望早秋吴体次韵 奉和鲁望蔷薇次韵 卧病感春寄鲁望 陈先辈故居 南阳 忆洞庭观步十韵 茶中杂咏·茶瓯 茶中杂咏·茶舍 茶中杂咏·茶坞 酒中十咏·酒床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谿 太湖诗·圣姑庙(在大姑山) 太湖诗·练渎(吴王所开) 初夏即事寄鲁望 喜鹊 嘲归仁绍龟诗 嘲归仁绍龟诗 寒夜文宴联句 独在开元寺避暑,颇怀鲁望,因飞笔联句 寂上人院联句 北禅院避暑联句 药名联句 寒夜文宴联句 寂上人院联句 北禅院避暑联句 夜会问答十 胥口即事六言二首 奉和鲁望寒日古人名一绝 怀鹿门县名离合二首 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 奉和鲁望药名离合夏月即事三首 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砌思步 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寺钟暝 奉和鲁望叠韵吴宫词二首 奉和鲁望叠韵双声二首·双声溪上思 奉和鲁望叠韵双声二首·叠韵山中吟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入声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去声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上声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声 奉酬鲁望夏日四声四首·平入声 奉酬鲁望夏日四声四首·平去声 奉酬鲁望夏日四声四首·平上声 奉酬鲁望夏日四声四首·平声 奉和鲁望晓起回文 奉和鲁望齐梁怨别次韵 苦雨杂言寄鲁望 惠山听松庵 金钱花 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 寒夜文宴润卿有期不至 友人许惠酒以诗征之 奉和鲁望玩金鸂鶒戏赠 润卿鲁望寒夜见访,各惜其志,遂成一绝 酒病偶作 奉和鲁望招润卿博士辞以道侣将至之作 悼鹤 军事院霜菊盛开,因书一绝寄上谏议 皋桥 奉酬鲁望醉中戏赠 重玄寺双矮桧 更次来韵寄鲁望 醉中寄鲁望一壶并一绝 初冬偶作 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鲁望戏题书印囊奉和次韵 庭中初植松桂,鲁望偶题,奉和次韵 青门闲泛 宿木兰院 泰伯庙 女坟湖(即吴王葬女之所) 松江早春 春日陪崔谏议樱桃园宴 古宫词三首 芳草渡 史处士 古函关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闲夜酒醒 秋江晓望 伤小女 润卿遗青z3饭兼之一绝,聊用答谢 重送 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 褚家林亭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奉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 偶留羊振文先辈及一二文友小饮日休以眼病…因成四韵 醉中即席赠润卿博士 伤开元观顾道士 华亭鹤闻之旧矣及来吴中以钱半千得一只养之…请垂见和 寄润卿博士 鲁望悯承吉之孤为诗序邀予属和欲用予道振其孤…良友 寄怀南阳润卿 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 送董少卿游茅山 题支山南峰僧 奉和鲁望寄南阳广文次韵 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 寒日书斋即事三首 送润卿博士还华阳 庚寅岁十一月新罗弘惠上人与本国同书请日休…以诗送之 寒夜文宴得泉字 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 冬晓章上人院 初冬偶作寄南阳润卿 寄毗陵魏处士朴 南阳广文欲于荆襄卜居因而有赠 秋夕文宴得遥字 顾道士亡弟子以束帛乞铭于余鲁望因赋戏赠日休奉和 访寂上人不遇 南阳润卿将归雷平因而有赠 新秋即事三首 奉和鲁望病中秋怀次韵 奉和鲁望秋赋有期次韵 伤进士严子重诗 友人以人参见惠因以诗谢之 奉和鲁望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 奉和鲁望白鸥诗 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 伤史拱山人 寄滑州李副使员外 醉中偶作呈鲁望 宿报恩寺水阁 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 送李明府之任海南 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 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 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 寄琼州杨舍人 鲁望以竹夹膝见寄,因次韵酬谢 怀华阳润卿博士三首 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凡所…余奇而访之因题二章 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 夏初访鲁望偶题小斋 登初阳楼寄怀北平郎中 奉和鲁望看压新醅 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 奉和鲁望新夏东郊闲泛 夏首病愈因招鲁望 开元寺佛钵诗 闻开元寺开笋园寄章上人 孙发百篇将游天台请诗赠行,因以送之 奉和鲁望同游北禅院 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 奉和鲁望谢惠巨鱼之半 临顿宅将有归于之日鲁望以诗见贶,因抒怀酬之 以纱巾寄鲁望因而有作 偶成小酌招鲁望不至,以诗为解,因次韵酬之 病后春思 奉酬鲁望见答鱼笺之什 奉和鲁望徐方平后闻赦次韵 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酬谢 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 奉和鲁望春雨即事次韵 闻鲁望游颜家林园病中有寄 奉酬鲁望惜春见寄 奉和鲁望上元日道室焚修 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时眼疾未平) 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感而有寄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 病中美景颇阻追游因寄鲁望 病中有人惠海蟹转寄鲁望 奉和鲁望独夜有怀吴体见寄 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 屣步访鲁望不遇 暇日独处寄鲁望 扬州看辛夷花 行次野梅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 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 奉和鲁望寒夜访寂上人次韵 登第后寒食杏园有宴,因寄录事宋垂文同年 洛中寒食二首 送令狐补阙归朝 李处士郊居 秋晚访李处士所居 伤卢献秀才(献有《愍征赋 襄州汉阳王故宅 华山李炼师所居 秋晚自洞庭湖别业寄穆秀才 习池晨起 襄阳闲居与友生夜会 送从弟皮崇归复州 襄州春游 西塞山泊渔家 陪江西裴公游襄州延庆寺 过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 谏议以罢郡将归以六韵赐示,因伫酬献 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 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 新秋言怀寄鲁望三十韵 虎丘寺殿前有古杉一本形状丑怪图之不尽…三百言以见志 鲁望示广文先生吴门二章情格高散可醒俗态…鲁望之命也 旅舍除夜 临顿为吴中偏胜之地陆鲁望居之不出郛郭旷若…奉题屋壁 初冬章上人院 秋晚留题鲁望郊居二首 又寄次前韵 早春病中书事寄鲁望 五贶诗·诃陵樽 五贶诗·乌龙养和 五贶诗·太湖砚 五贶诗·华顶杖 五贶诗·五泻舟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潺湲洞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樊榭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鹿亭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过云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石窗 茶中杂咏·茶焙 茶中杂咏·茶灶 茶中杂咏·茶籝 茶中杂咏·茶笋 茶中杂咏·茶人 奉和添酒中六咏·酒杯 奉和添酒中六咏·酒枪 奉和添酒中六咏·酒船 奉和添酒中六咏·酒瓮 奉和添酒中六咏·酒龙 奉和添酒中六咏·酒池 酒中十咏·酒城 酒中十咏·酒樽 酒中十咏·酒旗 酒中十咏·酒楼 酒中十咏·酒垆 酒中十咏·酒篘 酒中十咏·酒泉 酒中十咏·酒星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歌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火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风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担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斧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径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子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叟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家 添鱼具诗 添鱼具诗·箬笠 添鱼具诗·蓑衣 添鱼具诗·钓矶 添鱼具诗·鱼庵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舴艋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沪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射鱼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叉鱼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渔梁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筒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太湖诗·石板(在石公山前) 太湖诗·崦里(傍龟山下有良田二十顷) 太湖诗·太湖石(出鼋头山) 太湖诗·包山祠 太湖诗 太湖诗·上真观 太湖诗·孤园寺(梁散骑常侍吴猛宅) 太湖诗·投龙潭(在龟山) 太湖诗 太湖诗·桃花坞 太湖诗 太湖诗·以毛公泉一瓶献上谏议因寄 太湖诗·三宿神景宫 太湖诗·游毛公坛 太湖诗·雨中游包山精舍 太湖诗·入林屋洞 太湖诗·晓次神景宫 太湖诗·初入太湖(自胥口入,去州五十里)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 公斋四咏·鹤屏 公斋四咏·新竹 公斋四咏·小桂 公斋四咏·小松 初夏游楞伽精舍 奉和鲁望读阴符经见寄 追和幽独君诗次韵 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 二游诗·任诗 二游诗·徐诗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微旨也 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次韵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 公斋四咏·鹤屏 公斋四咏·新竹 公斋四咏·小桂 公斋四咏·小松 初夏游楞伽精舍 奉和鲁望读阴符经见寄 追和幽独君诗次韵 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 二游诗·任诗 二游诗·徐诗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微旨也 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次韵 偶书 鹿门夏日 蚊子 秋夜有怀 奉献致政裴秘监 正乐府十篇·哀陇民 正乐府十篇·诮虚器 正乐府十篇·惜义鸟 正乐府十篇·颂夷臣 正乐府十篇·贱贡士 正乐府十篇·路臣恨 正乐府十篇·农父谣 正乐府十篇·贪官怨 正乐府十篇·卒妻怨 七爱诗·白太傅(居易) 七爱诗·李翰林(白) 七爱诗·元鲁山(德秀) 七爱诗·卢征君(鸿) 七爱诗·李太尉(晟) 七爱诗·房杜二相国(玄龄、如晦) 三羞诗三首 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 鲁望戏题书印囊奉和次韵 太湖诗·投龙潭(在龟山) 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 初冬偶作 陈先辈故居 奉和添酒中六咏·酒龙 酒中十咏·酒床 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醒闻桧 孙发百篇将游天台请诗赠行,因以送之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 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渔梁 润卿遗青饣迅饭兼之一绝,聊用答谢 馆娃宫怀古 读书 春夕酒醒
最新收录:

暂未开通

皮日休
皮日休简介

全 名 皮日休

皮日休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皮日休皮日休的著作


  他曾经编纂自己的著作《文薮》。他曾经中过进士,当过太常博士官,后来参加黄巢起义,任翰林学士。因此,新旧《唐书》不为他立传。

  关于他的死有不同说法。有的说黄巢怀疑他作的赋文讥讽自己,遂杀害了他(见《全唐诗小说》);有的说黄巢兵败,他被唐室杀害;有的说他死于吴越之地,并未参加黄巢起义(见陆游《老学庵笔记》)等等。

  他的遣作有《皮子文薮》,内收其文200篇,诗1卷。他的不少著作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了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有学者认为皮日休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思想家”。鲁迅评价皮日休“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的锋芒”。

  现存皮日休诗文均作于他参加黄巢起义军以前,《忧赋》、《河桥赋》、《霍山赋》、《桃花赋》、《九讽》、《十原》、《鹿门隐书》等,为有所为而作。他的诗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以《正乐府》十首为代表;另一种走韩愈逞奇斗险之路,以在苏州时与陆龟蒙唱和描写吴中山水之作为代表。

  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现被选入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板块。


皮日休皮日休的轶事典故


  ——被座师开玩笑的皮日休竟开黄巢玩笑

  在气骨日渐颓靡的晚唐文坛上,被世人称为“皮陆”中的皮日休,是值得人们记住的一个文学家。由于他少年时期就很聪明能干,举凡在诗歌、散文以及辞赋等文学领域均有着显著的建树,因此他在20多岁时便已出名。

  但他的仕途却始终充满着丛生的荆棘。他早年嗜好喝酒,而且对于诗歌有着一种沉迷的执著感,这从他的字号叫“醉吟先生”、“醉士”乃至“间气布衣”等诸多名目,我们也可见出个大概。懿宗咸通七年(866年),时年32岁的皮日休被州官推荐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起先在城东南的永崇里才住上十来天,他的文名便传遍了长安。但他为人耿介,不爱阿谀奉承人,因此一些达官权贵对他也不怎么买帐,所以没有得到有效引荐的皮日休,在考进士落第后,遂只得黯然地离开了他所心仪的京城。

  受到这真切打击的皮日休回到家乡后,便致力于编撰他自己的诗文工作,把他现有的200余篇作品集为10卷,并定名为《皮子文薮》。第二年,也就是懿宗咸通八载(867年),他带上这些作品集向有关人士投赠,并又参加了进士考试。这一回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郑愚,他极为欣赏皮日休的诗文,还没有发榜时,他就派人把皮请到自己府衙里坐谈。郑愚原以为皮的诗文如此出众,人也应该是眉清目秀的。但他一见之下,却不由大失所望;因为皮日休的左眼角下塌,远远看去,简直就像仅有一只眼睛而已。民间所谓的“独眼龙”,大概就是他那副尊容的真实写照了。①

  见此情景,出乎意料的郑愚遂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道:“您的才学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是您仅有一只眼睛,那真是太可惜了呀!”皮日休对郑的玩笑很是反感,当即便反唇相讥道:“侍郎大人可千万不能因为我这一只眼睛,而使您原本长有两只眼睛的人也丧失了眼力啊!”这话果然大大地刺痛了郑的自尊心,遂把皮从较高的中第位置拉到了最后一名。

  尽管考取了进士,但皮日休所担任的却始终只是小官卑宦,他就心生不满了。后来又加上朝廷和地方的各级官吏鱼肉百姓,弄得民怨沸腾。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山东人王仙芝、黄巢开始起义反抗唐朝。皮看看自己难以有出头的日子,便毅然决然地投奔了起义军。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义军攻下长安,黄巢称帝,皮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由于皮的文才受到黄的赏识,黄就命他撰写一种用来宣扬自己是上天授意主宰人间的谶词,皮按照黄的姓名作了一首五言古诗道:

  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

  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②

  黄看了这首古诗(其实它只是一个诗谜)后,当下便很不高兴了,因为他的头部丑陋,头发又难以遮挡住鬓毛,因此他竟觉得皮这诗有讥讽他那副尊容的意味,这无疑就使他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当即命人把皮日休推出去给杀害了。③

  按:① 此据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② 《唐才子传》中“欲”作“始”者,误。③ 此据钱易《南部新书》丁卷,《唐诗纪事》、《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及《唐才子传》等均以此说为准;至于另有《北梦琐言》、《唐语林》等则以为皮日休在“黄寇中遇害”。编者按:这是根据阿袁《即陈忠远)《唐诗故事》全文载录的。


皮日休皮日休的生平


  懿宗咸通八年(867)登进士第。

  次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僖宗乾符五年(878),黄巢军下江浙,皮日休为黄巢所得。黄巢入长安称帝,皮日休任翰林学士。

  中和三年(883),曾至同官县。他的死,说法不一。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辛文房《唐才子传》等),或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陆游《老学庵笔记》引《该闻录》),或说后至浙江依钱□(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或说流寓宿州以终,墓在濉溪北岸(《宿州志》)。著有《皮子文薮》10卷,收其前期作品,为懿宗咸通七年皮氏所自编。有《四部丛刊》影明本及中华书局排印萧涤非整理本通行。《全唐文》收皮日休文4卷,其中有散文7篇,为《文薮》所未收。《全唐诗》收皮日休诗,共9卷300余首,后8卷诗均为《文薮》所未收,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萧涤非、郑庆笃重校标点本《皮子文薮》,将皮日休自编《文薮》以外的诗文附于书后。皮日休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计有功《唐诗纪事》、辛文房《唐才子传》、《宿州志》等。近人考订有缪钺《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和《再论皮日休参加黄巢起义军的问题》、李菊田《皮日休生平事迹考》、萧涤非《论有关皮日休诸问题》、张志康《皮日休究竟是怎样死的》等,可资参考。

  唐末进步思想家皮日休出身寒微,参加过黄巢农民起义,在农民政权下任翰林学士。尽管其现存著作都完成于参加农民起义之前,但由于深入了解社会现实,了解民众苦难,故而其作品具有十分显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他讽刺黑暗现实,同情人民大众,曾自述:“赋者,古诗之流也。伤前王太佚作《忧赋》;虑民道难济作《河桥赋》;念下情不达作《霍山赋》;怜寒士道尘,作《桃花赋》。”他在鹿门隐居时作《隐书》六十篇,用“古”与“今”对比的形式揭示出封建地主阶级的暴政,说:“古杀人也怒,今之杀人也笑;古之用贤也为国,今之用贤也为家;古之酗也为酒,今之酗也为人;古之置吏也净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他指出:“后世之君怪者,不在于妖祥,而在于政教也。”甚至敢于说:“金玉石,王者之用也”,由于王者贵金重玉,才使大家视金玉为宝,其实,真正值得珍贵的并不是金玉,而是粟与帛:“一民之饥须粟以饱之,一民之寒须帛以暖之,未闻黄金能疗饥,白玉能免寒也。”


皮日休皮日休的介绍


  皮日休,生于太和八年(834)至开成四年(839)之间,卒于天夏二年(902)以后。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之竟陵(今属湖北天门)人。

  懿宗咸通七年(866),入京应进士试不第,退居寿州(今安徽寿县),自编所作诗文集《皮子文薮》。八年再应进士试,以榜末及第。曾在苏州刺史崔璞幕下做郡从事,后入京任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二年(875)出为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任翰林学士。巢败,不知所终。

  皮日休为晚唐著名诗人、散文家,与陆龟蒙并称“皮陆”,有唱和集《松陵集》。诗文多抨击时弊、同情人民疾苦之作。他和陆龟蒙、罗隐的小品文被鲁迅誉为唐末“一榻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镳”(《小品文的危机》)。有《皮子文薮》。

   诗人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