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中元夜泊淮口分句解释:

1:木叶回飘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

2:秋凉雾露侵灯下,夜静鱼龙逼岸行

3: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4: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

中元夜泊淮口 / 作者:罗隐

木叶回飘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

秋凉雾露侵灯下,夜静鱼龙逼岸行。

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


中元夜泊淮口解释:


诗词:《中元夜泊淮口》

中文译文:木叶回飘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

秋凉雾露侵灯下,夜静鱼龙逼岸行。

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

诗意: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在淮河岸边停泊的景象。诗人坐在小船上,船上的木叶漂浮在平静的水面上。因为独自一人,诗人的船已经在凌晨三更时分了。夜晚的秋凉袭来,雾气和露水从灯下渗透进来。夜晚非常安静,只能听到鱼儿和龙的声音,它们向岸边游过来。诗人靠在枕头上,思绪被柱子上的题字所牵引。从隔壁的楼上传来了转悠的绕梁声,好像有人在唱歌。诗人以象征锦帆天子的狂魂魄,应该会经过扬州欣赏明月。

赏析:《中元夜泊淮口》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色和描述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出一种孤寂和寂静的氛围。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神秘的情调,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幽雅而诗意盎然的场景中。诗人以孤独的船夫的身份,通过描写水面上的木叶回飘、秋凉的雾露、夜静和鱼龙逼岸行等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深秋夜晚的寂静华美。带着思索的笔墨,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畅游和思考。诗人对于题柱思绪的揭示,表达了对于历史文化的执着和对于诗歌艺术的热爱。整首诗与其它唐代的山水田园诗相比,更加关注内心的寂静和思考。最后一句“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则暗示了诗人将要前往扬州,观赏国君的锦帆和美丽的明月,透露出一种秋夜的浪漫和神秘。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幽美的语言和情调,传达出一种深夜思考的心境和对于诗歌艺术的奉献。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