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分句解释:

1:君子勿郁郁,听我青蝇歌

2:人间少平地,森耸山岳多

3:折輈不在道,覆舟不在河

4: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5:叔孙毁仲尼,臧仓掩孟轲

6:兰艾不同香,自然难为和

7:良玉烧不热,直竹文不颇

8:自古皆如此,其如道在何

9:日往复不见,秋堂暮仍学

10:玄发不知白,晓入寒铜觉

11:为林未离树,有玉犹在璞

12:谁把碧梧枝,刻作云门乐

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 / 作者:孟郊

君子勿郁郁,听我青蝇歌。

人间少平地,森耸山岳多。

折輈不在道,覆舟不在河。

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叔孙毁仲尼,臧仓掩孟轲。

兰艾不同香,自然难为和。

良玉烧不热,直竹文不颇。

自古皆如此,其如道在何。

日往复不见,秋堂暮仍学。

玄发不知白,晓入寒铜觉。

为林未离树,有玉犹在璞。

谁把碧梧枝,刻作云门乐。


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解释:


《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君子勿郁郁,听我青蝇歌。

君子不要郁郁寡欢,听我这青蝇的歌。

人间少平地,森耸山岳多。

人世间平坦之地少,而高耸的山岳多。

折輈不在道,覆舟不在河。

折輈(指舟船上的横木)不在正确的位置上,覆舟(指船翻)不在河中。

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要知道一尺水,日夜都会形成高涨的波浪。

叔孙毁仲尼,臧仓掩孟轲。

叔孙毁谤孔子,臧仓掩藏孟轲。

兰艾不同香,自然难为和。

兰和艾的香气不同,自然难以和谐相处。

良玉烧不热,直竹文不颇。

好的玉石烧不热,直竹的文采不会有偏差。

自古皆如此,其如道在何。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那道义何在?

日往复不见,秋堂暮仍学。

太阳日复一日地消失,秋天的晚堂仍然学习。

玄发不知白,晓入寒铜觉。

黑发不知白发的滋味,黎明时进入寒冷的铜镜感觉。

为林未离树,有玉犹在璞。

还是森林中未离开树木,有宝玉仍然是未经雕琢的。

谁把碧梧枝,刻作云门乐。

谁将碧梧树枝,雕刻成云门的音乐。

这首诗词表达了孟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道德价值观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君子的劝谕、社会现象的描绘和一系列对比,传达了作者对于人们追求道义的呼唤和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

首先,诗的开头,作者劝谕君子不要郁郁寡欢,而是要听他这首《青蝇歌》。这里的青蝇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琐碎,是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被杂乱事务所困扰的提醒。

接着,诗中描绘了社会的不公和道德的败坏。少有平坦之地,而高耸的山岳多,这表明社会中正直和平等的空间是有限的,而道德败坏和不公却随处可见。

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叔孙毁谤孔子、臧仓掩藏孟轲等历史典故的引用,暗示了对于道德伦理观念的破坏和被埋没。此外,还提到了兰和艾、良玉和直竹等对比,表达了不同品质和才能的难以和谐共存的现实。

最后,诗词以一系列对比和反问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困惑和对于道义价值的追问。作者认为现实世界充满了不公和道德败坏,人们追求道义的努力往往被埋没或者难以实现。诗词中的一些隐喻和象征,如玄发不知白、秋堂暮仍学、为林未离树等,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人们价值观的迷失和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对道德伦理的思考,传递了作者对于人们追求真理和道义的呼唤,以及对于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于道德价值的思考。通过描绘社会的不公和道德的败坏,作者反思了人们对于道义的追求在现实中的困境和挑战。整首诗词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以及明快悦耳的词句,展示了孟郊独特的思想和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