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董逃行分句解释:

1:洛阳城头火曈曈,乱兵烧我天子宫

2:宫城南面有深山,尽将老幼藏其间

3:重岩为屋橡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

4:闻道官军犹掠人,旧里如今归未得

5:董逃行,汉家几时重太平

董逃行 / 作者:张籍

洛阳城头火曈曈,乱兵烧我天子宫。

宫城南面有深山,尽将老幼藏其间。

重岩为屋橡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

闻道官军犹掠人,旧里如今归未得。

董逃行,汉家几时重太平。


董逃行解释:


《董逃行》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洛阳城头火曈曈,

乱兵烧我天子宫。

宫城南面有深山,

尽将老幼藏其间。

重岩为屋橡为食,

丁男夜行候消息。

闻道官军犹掠人,

旧里如今归未得。

董逃行,汉家几时重太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时期洛阳城的一幕,城头火光冲天,乱兵焚烧着皇宫。皇宫南面有一片深山,人们将老弱妇孺藏匿其中。他们以岩石为屋,以橡树果实为食,百姓夜间行动,等待消息的传来。他们听说官军仍然在掠夺百姓,曾经熟悉的家园如今仍未能回归。诗的最后一句是诗人的忧虑之情,他问道:董(姓)逃亡何时才能重现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时期洛阳城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洛阳城头的火光和乱兵的破坏象征着战乱和社会动荡。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只能把老弱妇孺藏匿于深山之中,用简陋的岩石作为居所,依赖橡树果实维持生活。诗中的丁男代表了普通百姓,他们在黑夜中行动,等待着消息的传来,希望得知官军的行动,以及自己能否回到曾经的家园。

整首诗以洛阳城的动荡为背景,通过描写人民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董逃行是诗人的虚构人物,他代表了被战乱逼迫的百姓,他的逃亡象征着人们对和平和稳定的渴望。诗人通过这个形象提出了一个问题:汉家(指中华民族)何时才能再次迎来太平盛世?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乱中人民的艰难处境,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它以平易近人的形式展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同时又传达了诗人对人民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稳定的渴望,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社会批判意味。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