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杂忆五首分句解释:

1: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

2: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

3: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

4: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

5: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6: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7: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砖阶半拂檐

8: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

9: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

10: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

杂忆五首 / 作者:元稹

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

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

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

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

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砖阶半拂檐。

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

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

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


杂忆五首解释:


《杂忆五首》是唐代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今年寒食月无光,

夜色才侵已上床。

忆得双文通内里,

玉栊深处暗闻香。

花笼微月竹笼烟,

百尺丝绳拂地悬。

忆得双文人静后,

潜教桃叶送秋千。

寒轻夜浅绕回廊,

不辨花丛暗辨香。

忆得双文胧月下,

小楼前后捉迷藏。

山榴似火叶相兼,

亚拂砖阶半拂檐。

忆得双文独披掩,

满头花草倚新帘。

春冰消尽碧波湖,

漾影残霞似有无。

忆得双文衫子薄,

钿头云映褪红酥。

译文:

今年寒食月无光,

夜色已渐渗入床。

记得双文共通内情,

玉栏深处隐约闻芳香。

花笼微月竹笼烟,

百尺丝绳垂地悬。

记得双文人静之后,

偷偷教桃叶送秋千。

寒轻夜浅绕回廊,

看不清花丛只闻香。

记得双文在朦胧的月光下,

前后小楼中捉迷藏。

山榴像火叶子相互掩映,

微微拂过砖阶,半遮檐。

记得双文独自披着衣裳,

满头鲜花倚着新帘。

春冰已消尽碧波湖,

倒映的影像有时有时无。

记得双文的衣袖薄如纱,

头上的云影映出褪色的红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回忆的方式描绘了一系列关于寒食时节的情景。寒食节是唐代的一个重要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人们会祭祀祖先、扫墓、观赏春景等。

诗的开篇,描述了这年寒食时的月色黯淡,夜幕笼罩下来,元稹已经上床休息。他回忆起过去与双文共同度过的时光,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心灵的契合。

接下来的几节描述了寒食时的一些景象。花笼微月和竹笼烟交相辉映,百尺丝绳悬挂着秋千,这些画面勾勒出一种寂静而浪漫的氛围。元稹想起双文,在静谧的夜晚教桃叶秋千的情景,暗示着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快乐时光。

继而,诗中描绘了回廊绕行的情景,虽然看不清花丛,但却能闻到花香,这种暗香浮动的氛围增添了一种神秘感。元稹回忆起双文在朦胧的月色中,玩起了前后捉迷藏的游戏,这一节描述了他们之间的欢乐与默契。

接下来的几节诗描绘了山榴的景象,山榴的红花像火焰般绽放,叶子相互交织,微风拂过砖阶,部分遮挡着屋檐。这一景象与前文的花笼微月和竹笼烟形成呼应,增添了一种生动的画面感。

最后一节诗描绘了春冰消融的碧波湖,倒映的影像时有时无,引发了一种朦胧、虚幻的感觉。元稹回忆起双文的衣袖薄如纱,头上的云影映出褪色的红酥,这里用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柔弱的美感和温柔的意象。

整首诗词以回忆的方式描绘了寒食时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与双文之间的深厚感情和美好时光。诗人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寒食时节的浪漫与寂静之美。整首诗情意绵绵,画面感强烈,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温暖、唯美的感受。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