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元稹诗词作品集:
菊花 离思五首·其四 行宫 离思五首 遣悲怀三首·其二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桃花 一字至七字诗 遣悲怀三首·其三 春晓 遣悲怀三首·其一 岳阳楼 樱桃花 松树 酬乐天频梦微之 新竹 连昌宫词 洞庭湖 杏花 得乐天书 雨后 饮新酒 说剑 古决绝词 寄赠薛涛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 寒食夜 远望 除夜 香球 织妇词 酬乐天劝醉 会真诗三十韵 侠客行 人道短 田家词/田家行 红芍药 春游 寄乐天 西归绝句十二首 杏园(此后并校书郎已前诗) 夜别筵 使东川·南秦雪 晚秋 六年春遣怀八首 竹簟 莺莺诗(一作离思诗之首篇) 刘、阮妻二首 曹十九舞绿钿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寄乐天 赠严童子(严司空孙字照郎十岁能赋诗往往有奇句) 渡汉江(去年春,奉使东川,经嶓冢山下) 哭小女降真 兔丝 赠刘采春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上阳白发人 苦乐相倚曲 田野狐兔行 陪张湖南宴望岳楼,稹为监察御史张中丞知杂事 使东川·梁州梦 牡丹二首(此后并是校书郎以前作) 和裴校书鹭鸶飞 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三首 表夏十首 赛神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何满子歌(张湖南座为唐有态作) 有鸟二十章(庚寅) 估客乐 琵琶 相忆泪 送卢戡 岁日赠拒非 见乐天诗 留呈梦得、子厚、致用(题蓝桥驿) 鄂州寓馆严涧宅(时涧不在) 早春寻李校书 折枝花赠行 和乐天招钱蔚章看山绝句 仁风李著作园醉后寄李十 使东川·汉江上笛 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智度师二首 独醉 直台 洞庭湖 感梦 含风夕(此后拾遗时作) 西还 八骏图诗 杂曲歌辞·侠客行 相和歌辞·决绝词三首 赠毛仙翁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大夫本题言…次本韵 古艳诗二首 友封体 代九九 梦昔时 桐花落 南家桃 华之巫(景戌) 出门行 君莫非(此后九首和李馀) 董逃行 为乐天自勘诗集因思顷年城南醉归马上递唱艳曲…成篇 以州宅夸于乐天 重赠(乐人商玲珑能歌,歌予数十诗) 赠乐天 酬乐天喜邻郡(此后并越州酬和并各次用本韵) 书剑 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 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 春词 通州 酬知退 嘉陵水(此后并通州诗) 雨声 长滩梦李绅 沣西别乐天博载樊宗宪李景信两秀才…三月三十日相饯送 贻蜀五首·病马诗寄上李尚书 送孙胜 送友封 刘二十八以文石枕见赠仍题绝句以将厚意…兼广为四韵 送友封二首(黔府窦巩字友封) 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 赠咸阳少府萧郎 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 使东川·江花落 使东川 酬乐天秋兴见赠…莫怪独吟秋兴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忆杨十二 观心处 定僧 劝醉 晚春 天坛上境 华岳寺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 嘉陵水 水上寄乐天 雪天 酬乐天寄蕲州簟 嘉陵水 生春二十首(丁酉岁·凡二十章) 雨后 赠熊士登 遣春三首 戴光弓(韦评事见赠也) 山竹枝(自化感寺携来,至清源,投之辋川耳) 春病 早归 赋得九月尽(秋字) 赋得春雪映早梅 象人 感石榴二十韵 饮致用神麹酒三十韵 月三十韵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 哭子十首(翰林学士时作) 和乐天梦亡友刘太白同游二首 别孙村老人(寒食日) 公安县远安寺水亭见展公题壁漂然泪流因书四韵 高荷 落月 西斋小松二首 酬乐天早夏见怀 春馀遣兴 东西道 赋得鱼登龙门(用登字) 楚歌十首(江陵时作) 虫豸诗·浮尘子(三首) 虫豸诗·蜘蛛(三首) 寺院新竹 谕宝二首 大觜乌 杂曲歌辞·出门行 相和歌辞·估客乐 崔徽歌 醉题东武 修龟山鱼池示众僧 赠柔之 戏酬副使中丞见示四韵 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 三月三十日程氏馆饯杜十四归京 八月十四日夜玩月 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 酬白太傅 逢白公 过东都别乐天二首 酬白乐天杏花园 酬乐天初冬早寒见寄 除夜酬乐天 自述(一作王建宫词) 襄阳为卢窦纪事(第五首一作马戴诗襄阳席上呈于司空) 有所教 杂忆五首 所思二首(一作刘禹锡诗,题作有所嗟) 斑竹(得之湘流) 看花 寄旧诗与薛涛,因成长句 忆事 白衣裳二首 舞腰 压墙花 暮秋 卢十九子蒙吟卢七员外洛川怀古六韵,命余和 鱼中素 和乐天示杨琼 春别 赠双文 新秋 月暗 蔷薇架(清水驿) 晓将别 闺晚 恨妆成 梦游春七十韵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旧韵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 三泉驿 厅前柏 辛夷花(问韩员外) 答子蒙 志坚师 去杭州(送王师范) 小胡笳引(桂府王推官出蜀匠雷氏金徽琴请姜宣弹) 琵琶歌(寄管儿,兼诲铁山·此后并新题乐府) 树上乌(癸卯) 山枇杷 紫踯躅 村花晚(庚寅) 庙之神 有酒十章 有鸟二十章(庚寅) 庙之神 有酒十章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缚戎人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蛮子朝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胡旋女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骠国乐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立部伎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法曲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西凉伎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华原磬 望云骓马歌 古筑城曲五解 捉捕歌 当来日大难行 田家词(一作田家行) 夫远征 忆远曲 采珠行 冬白纻 梦上天(此后十首,并和刘猛) 题长庆四年历日尾 初除浙东,妻有阻色,因以四韵晓之 寄浙西李大夫四首 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词调清婉难于遍酬聊和…答来贶 和乐天重题别东楼 酬乐天重寄别 代郡斋神答乐天 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 和乐天早春见寄 酬乐天雪中见寄 酬乐天馀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 郡务稍简因得整比旧诗并连缀焚削封章繁委箧笥…乐天 再酬复言 重酬乐天 戏赠乐天、复言(此后三篇同韵) 寄乐天 酬乐天吟张员外诗见寄因思上京每与乐天…咏张新诗 重夸州宅旦暮景色,兼酬前篇末句 别后西陵晚眺 再酬复言和前篇 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 听妻弹别鹤操 寄乐天二首 赠别杨员外巨源 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 喜五兄自泗州至 送公度之福建(此后并同州刺史时作) 自责 别毅郎(此后三首,工部侍郎时诗) 内状诗寄杨、白二员外(时知制诰) 黄草峡听柔之琴二首 红荆 瘴塞 酬乐天叹损伤见寄 酬乐天叹穷愁见寄 酬乐天闻李尚书拜相以诗见贺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 酬乐天寄生衣 和乐天寻郭道士不遇(昔尝为僧,于荆州相别) 酬乐天见寄 酬乐天武关南见微之题山石榴花诗 酬乐天春寄微之 和乐天题王家亭子 和乐天赠杨秘书 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 酬乐天雨后见忆 酬乐天醉别 别李十一五绝 三兄以白角巾寄遗,发不胜冠,因有感叹 寒食日 赠李十一 与李十一夜饮 喜李十一景信到 酬乐天书后三韵 凭李忠州寄书乐天 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 奉和荥阳公离筵作 夜坐 南昌滩 新政县 赠吴渠州从姨兄士则 苍溪县寄扬州兄弟 题漫天岭智藏师兰若僧云住此二十八年 寄昙、嵩、寂三上人 和乐天赠云寂僧 和乐天仇家酒 和乐天高相宅 小碎 桐孙诗(后元和十年诏召入京及通州司马以后诗) 贻蜀五首·韦兵曹臧文 贻蜀五首·张校书元夫 贻蜀五首·卢评事子蒙 贻蜀五首·李中丞表臣 送杜元颖 赠崔元儒 遭风二十韵 宿石矶 花栽二首(一作买花栽) 寄庾敬休 醉别卢头陀 卢头陀诗 奉和窦容州 八月六日与僧如展、前松滋主簿韦戴同游碧涧寺…平声韵 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楼在江陵节度使宅北隅 游三寺回呈上府主严司空时因寻寺…故以诗自诮尔 晨起送使,病不行,因过王十一馆居二首 寄刘颇二首 酬孝甫见赠十首(各酬本意,次用旧韵) 书乐天纸 早春登龙山静胜寺时非休浣司空特许是行因赠幕中诸公 送致用 送王十一郎游剡中 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中…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陪诸公游故江西韦大夫通德湖旧居有感…韦大夫旧僚也 予病瘴,乐天寄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因有酬答 送岭南崔侍御 哀病骢呈致用 贬江陵途中寄乐天、杓直杓直…铁乐天以拾遗在翰林 灯影 封书 赠吕三校书 使东川·夜深行 使东川 使东川·望喜驿 使东川·西县驿 使东川·嘉陵江二首 使东川·百牢关(奉使推小吏任敬仲) 使东川·嘉陵驿二首(篇末有怀) 使东川·邮亭月 使东川·惭问囚 使东川·江楼月 使东川 使东川·清明日 使东川·骆口驿二首 赠乐天 靖安穷居 题李十一修行里居壁 韦居守晚岁常言退休之志因署其居曰大隐洞…因赠绝句 永贞二年正月二日上御丹凤楼赦天下…不及盛观 陪韦尚书丈归履信宅,因赠韦氏兄弟 雪后宿同轨店,上法护寺钟楼望月 酬胡三凭人问牡丹 野狐泉柳林 与太白同之东洛至栎阳太白染疾驻行…雪后望山 奉诚园(马司徒旧宅) 送刘太白(太白居从善坊) 送复梦赴韦令幕 西明寺牡丹 古寺 伴僧行 狂醉 同醉(吕子元、庾及之、杜归和同隐客泛韦氏池) 任醉 拟醉(自此至《狂醉 病醉(戏作吴吟,赠卢十九经济张三十四弘辛丈丘度) 忆醉 羡醉 惧醉(答卢子蒙) 宿醉 先醉 与吴侍御春游 寻西明寺僧不在 清都春霁,寄胡三、吴十一 幽栖 代杭民答乐天 酬周从事望海亭见寄 酬李浙西先因从事见寄之作 酬乐天寄蕲州簟 荥阳郑公以稹寓居严茅有池塘之胜寄诗四首因有意献 二月十九日酬王十八全素(此后有酬和并次用本韵) 百牢关 漫天岭赠僧 生春二十首(丁酉岁·凡二十章) 遣行十首 景申秋八首 香球 饮新酒 指巡胡 醉行 晴日 天坛归 辋川 日高睡 夏阳亭临望,寄河阳侍御尧 别岭南熊判官 赠熊士登 独游 代杭民答乐天 酬周从事望海亭见寄 酬李浙西先因从事见寄之作 荥阳郑公以稹寓居严茅有池塘之胜寄诗四首因有意献 二月十九日酬王十八全素(此后有酬和并次用本韵) 百牢关 漫天岭赠僧 遣行十首 景申秋八首 指巡胡 醉行 直台 晴日 天坛归 辋川 日高睡 夏阳亭临望,寄河阳侍御尧 水上寄乐天 别岭南熊判官 雪天 独游 酒醒 晚宴湘亭 湘南登临湘楼 岁日 诮卢戡与予数约游三寺,戡独沉醉而不行 缘路 归田(时三十七) 酬李六醉后见寄口号(用本韵) 夜雨 寄胡灵之 欲曙 闲二首 褒城驿(军大夫严秦修) 夜饮 刘颇诗 东台去 悟禅三首寄胡果 秋相望 夜合 忆杨十二 送林复梦赴韦令辟 赋得雨后花 赋得数蓂(元和中作) 赋得玉卮无当(韵取卮字) 与杨十二巨源、卢十九经济同游大安亭各赋…探得松石 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依次重用本韵) 大云寺二十韵 度门寺 春六十韵 江边四十韵(此后并江陵时作)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颇多野趣…亦欲粗为恬养之赠耳 酬乐天待漏入阁见赠(时乐天为中书舍人予任翰林士) 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次用本韵)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 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次用本韵)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奉和权相公行次临阙驿逢郑仆射相公归…赠诗十四韵 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 酬卢秘书 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 送王协律游杭越十韵 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依次重用为韵) 痁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 泛江玩月十二韵 酬窦校书二十韵(次本韵) 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次用本韵) 酬许五康佐(次用本韵)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黄明府诗 病减逢春,期白二十二、辛大不至十韵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十八时作)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妻满月日相唁 感逝(浙东) 哭女樊四十韵(虢州长史时作) 哭女樊 梦成之 答友封见赠 独夜伤怀赠呈张侍御(张生近丧妻) 张旧蚊帱 江陵三梦 梦井 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 合衣寝 旅眠 谕子蒙 城外回,谢子蒙见谕 初寒夜寄卢子蒙 空屋题(十月十四日夜) 追昔游 醉醒 感小株夜合 夜闲(此后并悼亡) 与乐天同葬杓直 酬乐天见忆,兼伤仲远 褒城驿二首 和乐天刘家花 寒食日毛空路示侄晦及从简 僧如展及韦载同游碧涧寺各赋诗…不复撰成徒以四韵为识 哭吕衡州六首 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校书郎时作)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三首(膳部员外时作)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左拾遗时作) 长庆历 代杭人作使君一朝去二首 酬杨司业十二兄早秋述情见寄 夜池 邮竹 酬刘猛见送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 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次用本韵) 和东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韵(次本韵) 感梦(梦故兵部裴尚书相公) 遣病(自此通州后作) 玉泉道中作 遣病十首 解秋十首 遣春十首 周先生 冬夜怀李侍御、王太祝、段丞 遣昼 三叹 送王十一南行 月临花(临檎花) 春月 和乐天秋题牡丹丛 和乐天别弟后月夜作 和乐天秋题曲江 和乐天赠吴丹 和乐天初授户曹喜而言志 酬乐天登乐游园见忆 酬乐天书怀见寄 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 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此后并江陵士曹时作)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 寄隐客 刘氏馆集隐客、归和、子元、及之、子蒙、晦之 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 西州院(东川官舍) 杨子华画三首 酬乐天(时乐天摄尉,予为拾遗) 秋堂夕 西还 分流水 东西道 秋夕远怀 别李三 忆云之 与杨十二、李三早入永寿寺看牡丹 春晚寄杨十二,兼呈赵八(时杨生馆于赵氏) 清都夜境(自此至《秋夕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 寄隐客 刘氏馆集隐客、归和、子元、及之、子蒙、晦之 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 西州院(东川官舍) 杨子华画三首 酬乐天(时乐天摄尉,予为拾遗) 秋堂夕 含风夕(此后拾遗时作) 分流水 秋夕远怀 别李三 忆云之 春馀遣兴 与杨十二、李三早入永寿寺看牡丹 春晚寄杨十二,兼呈赵八(时杨生馆于赵氏) 清都夜境(自此至《秋夕 题翰林东阁前小松 感事三首(此后并是学士时作) 鹿角镇(洞庭湖中地名) 塞马 贞元历(是岁秋八月,太上改元永贞,传位今皇帝) 襄阳道 虫豸诗·虻(三首) 虫豸诗·蟆子(三首) 虫豸诗·蚁子(三首) 虫豸诗·蛒蜂(三首) 虫豸诗·巴蛇(三首)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同州时 野节鞭 遣兴十首 画松 后湖 茅舍 竞舟 赛神 竹部(石首县界) 酬别致用 竞渡 松鹤 和乐天折剑头 书异 和乐天感鹤 和乐天赠樊著作 种竹 苦雨 阳城驿 青云驿 四皓庙 分水岭 箭镞 雉媒 桐花 芳树 古社 春蝉 春鸠 思归乐 杂曲歌辞·筑城曲五解 舞曲歌辞·冬白纻歌 相和歌辞 相和歌辞·董逃行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田野狐兔行 赋得数蓂 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闺晚 厅前柏 青云驿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放言五首 离思五首
最新收录:

暂未开通

元稹
元稹简介

全 名 元稹

元稹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元稹的情感世界


  元稹为人刚直不阿,情感真挚,和白居易是一对好友。白居易这样评价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并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而元稹对白居易关心,更凝结成了千古名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除了流芳千年的“元白之谊”,元稹和妻子韦丛的半缘情深也为人津津乐道。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年芳20的韦丛下嫁给24岁的诗人元稹。此时的元稹仅仅是秘书省校书郎。韦夏卿出于什么原因同意这门亲事,已然无从考证了,但出身高门的韦丛并不势利贪婪,没有嫌弃元稹。相反,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和元稹的生活虽不宽裕,却也温馨甜蜜。可是造化弄人,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韦丛因病去世,年仅27岁。此时的31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爱妻却驾鹤西去,诗人无比悲痛,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最著名就是: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用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来表达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任何女子都不能取代韦丛。

  《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悲怀三首》作于韦丛去世后两年。虽然就在同年,元稹即在江陵府纳了妾,有些言行不一,但是他对韦丛的感情是真挚的。我们不能用王维终不再娶的标准来衡量每个人。

  是的,也许我们无法像元白那样风雅相深,但可以学习他们的患难与共;也许我们无法拥有像韦丛一样的贴心爱人,但可以像他们一样去关心身边的人。


元稹元稹的生平


  元稹(zhěn)字微之,又字威明,唐代诗人。8岁丧父,母郑贤能文,亲授书传。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元稹登平判科(旧称元稹登书判拔萃科,有误)[2],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为时论所非。长庆元年(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年)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元稹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力量,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作有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后来《西厢记》故事所由。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八百三十多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


元稹元稹的创作风格


  他非常推崇杜诗,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乐府诗在元诗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并序》“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启发了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缺点是主题不够集中,形象不够鲜明。和刘猛、李余《古乐府诗》的古题乐府19首,则能借古题而创新词新义,主题深刻,描写集中,表现有力。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在元集中也列为乐府类,旨含讽谕,和《长恨歌》齐名。其铺叙详密,优美自然。元诗中最具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他擅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不同一般艳诗的泛描。悼亡诗为纪念其妻韦丛而作,《遣悲怀三首》流传最广。 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均依次重用白诗原韵,韵同而意殊。这种“次韵相酬”的做法,在当时影响很大,也很容易产生流弊。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创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其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后世戏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创作出许多戏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等。元稹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合集多种。其本集《元氏长庆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谱》,周相录校有《元稹集校注》,冀勤有《元稹集》。

   诗人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