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西斋小松二首分句解释:

1: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

2: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

3: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

4: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

5: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

6:柔苙渐依条,短莎还半委

7: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

8: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

西斋小松二首 / 作者:元稹

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

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

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

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

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

柔苙渐依条,短莎还半委。

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

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


西斋小松二首解释:


《西斋小松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松树短于我,

清风亦已多。

况乃枝上雪,

动摇微月波。

译文:

这松树比我还矮,

清风也已经多了。

何况树枝上有雪,

摇动着微弱的月光波纹。

诗意:

诗人通过比较自己和松树的高度,表达了自己年纪渐长、身体逐渐衰老的感受。诗中提到的清风和雪,象征着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不断流逝。尽管松树依然挺立,但它的幽美姿态和摇曳的枝叶也让诗人感叹时光的流转,暗示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赏析:

诗人以松树和自己的对比,以及松树上的雪和清风的描绘,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对光阴流逝的感慨之情。诗中的松树象征着坚强和持久的精神,而清风和雪则象征着岁月的无常和冷酷。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和感慨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整首诗抒发了人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感悟。

第二首:

幽姿得闲地,

讵感岁蹉跎。

但恐厦终构,

藉君当奈何。

簇簇枝新黄,

纤纤攒素指。

柔苙渐依条,

短莎还半委。

清风日夜高,

凌云意何已。

千岁盘老龙,

修鳞自兹始。

译文:

幽深的身姿得到了宁静的栖息地,

却感叹岁月的匆忙。

只怕住处最终会变成废墟,

我该借助你又能怎样呢?

密密麻麻的枝条嫩黄,

细细的枝叶纷纷叠叠。

柔软渐渐依附在树枝上,

短小的莎草还半倚半垂。

清风日夜高飞,

超越云霞的意境又何处寻?

千岁的老龙盘踞在山巅,

鳞片的修补从此开始。

诗意:

诗人以松树作为表达自己思考的对象,描述了松树在安静的栖息地中的幽深姿态。他感叹时光的流逝,意识到自己的居所终将衰败,同时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人通过描写松树的枝叶和莎草的细薄,以及清风超越云霞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松树为主题,通过描写松树的姿态和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诗中的松树象征着坚强和持久的精神,而清风、雪和莎草则象征着岁月的变迁和自然的美好。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自然景物与人生的哲思相结合,引发读者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与感悟。整首诗唤起了人们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反思,呈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方式。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