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分句解释:

1: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

2: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

3: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

4: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

5: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 作者:王昌龄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

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

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

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

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解释: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诗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家哲学与自然伦理的思索和追求。

译文:

仙人骑着白鹿,耳朵竟这么短。我正采菖蒲的时候,忽然看见了嵩山的阳光。我恭敬地跪下求道经,他就从怀中取出了。我细细阅读却不明白,便回来问嵇康。唉,我没有道的根骨,怎么能进入太行山呢?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与道士的对话为主线,通过探讨与道士交流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家思想和修行之道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拜候道士后,请求得到道经,却阅读不明白,回来咨询嵇康。这一情节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家传统文化的敬仰,并展示了他积极探索和学习的态度。

赏析:

本诗虽短小,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浓厚的哲学思考。首句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似乎出现了离奇的场景,但正是通过这种想象的手法,突出了仙人的神奇与尊贵。接着,诗中描述自己与道士的交流情景,以及自己阅读无果后问嵇康的情节,表现了诗人对于道家思想的兴趣和对于道德修行的向往。最后一句“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诗人表示了自己对于道德修行的渴望,但也自知自己没有道家修行所需的根骨,难以达到太行之境。整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情景和对话,抒发了作者对于道家哲学的崇敬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德修行的无奈与向往之情。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