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分句解释:

1:吟君遗我百篇诗,使我独坐形神驰

2:玉琴清夜人不语,琪树春朝风正吹

3: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

4:世人方内欲相寻,行尽四维无处觅

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 / 作者:刘禹锡

吟君遗我百篇诗,使我独坐形神驰。

玉琴清夜人不语,琪树春朝风正吹。

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

世人方内欲相寻,行尽四维无处觅。



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解释:




诗词《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的中文译文如下:

吟君遗我百篇诗,

使我独坐形神驰。

玉琴清夜人不语,

琪树春朝风正吹。

郢人斤斫无痕迹,

仙人衣裳弃刀尺。

世人方内欲相寻,

行尽四维无处觅。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刘禹锡收到百篇诗作的礼物后的感受和心情。诗中的“吟君”指的是将诗作送给自己的人,“吟”表示吟诵,这里用来表示收到赠诗。作者坐在独自一人的地方,心神都沉浸在这些诗作之中。玉琴在夜晚清朗而静谧,没有他人的声音和打扰,作者可以静下心来享受这些诗作带来的美妙感受。而春朝的时候,琪树上的风正吹动,使得春意盎然,与诗作的意境相呼应。

诗中还提到了“郢人”和“仙人”。郢人是指在楚国的人,他们擅长雕琢出无痕迹的作品,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写作时犹如郢人一样细腻而精巧。而仙人则弃置了世俗的刀尺和衣裳,表示诗人写作时超脱凡尘,不受世俗拘束。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诗作的追寻之旅。世人在四维之中行走,寻找诗作以求共赏,但却寻觅不到。四维在这里指的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也可以理解为人们追求诗作的四个方面,即文字、音乐、绘画和雕塑等。作者认为,无论怎样走遍四方,都无法找到与这些诗作相媲美的作品。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收到的百篇诗作的喜悦和沉思,同时也道出了诗人独立创作的心境和对于诗艺追求的态度。通过对于质朴自然的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于文人境界的比喻,诗词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情感。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