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惚恍相关组词:

恍若隔世 怆恍 心绪恍惚 精神恍惚 惚恍 神情恍惚 恍惚 恍然大悟 心神恍惚 神思恍惚 恍若 恍如隔世 恍如 恍然 恍恍 恍忽 

惚恍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惚恍
   繁体: 惚恍
   拼音: hu huang
   读音: hū huǎng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造句: 暂无此词造句
   组词,组成语: 

惚恍解释

惚恍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惚恍或作恍惚是若有若无、形貌不定的样子。语见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总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老子多用抽象言辞形容道貌既不可见也不可听更不可触摸。道既超乎感官知觉之外也非言辞能说得明白唯赖心灵体悟可得。道不但超越乎感官知觉也超越乎现实世界没有现实世界的特徵。如果说道有高上的部分也不会像昊天般明亮;如果说道有低下的部分也不会像地角般阴暗。总之道既然不可见也就无法替它定名只有视若无物。所以说道貌好似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实象的实象若存若亡恍恍惚惚。这里「皦」是明亮「昧」是阴暗「绳绳」或以为通「冥冥」或以为是「玄玄」因为「玄」是「绳」的初文。无论是「冥冥」还是「玄玄」都是指道体冲寂深不可测的意思。
  道貌惚恍不定难以把捉好似无物不过这并不是说道真的是空无一物的不存在。相反地道有其绝对永恒的实在性如〔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所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说道这个东西虽说是恍恍惚惚形貌不定然而就是在这冲虚变化之中有实质作用。虚无道体之中有实象实物不论这道理如何微妙深邃难以辨识却是精纯不移的。这精纯不移的道理非常真实效验普遍万事万物的存在皆有以赖之。
  从老子对道貌惚恍的描述可见他的学说既是基于高度抽象的形上原理又不违背现实世界的经验事实。道可谓同时具备「超越性」(transcendence)与「内存性」(immanence)、「原初性」(primordial nature)与「后效性」(consequential nature)道既先乎万物而生又能化生万物。道既能「复归于无物」又能「为物」。道既是恍恍惚惚却又有精有真有信。如此道体与道用可化解人类思想上各种二元对立在哲学和教育上极具深意。


惚恍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混沌不清。《文选.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神志迷糊。唐.张说〈东山记〉:「云木虚吟惚恍疑梦。」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