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张之洞相关组词:

靡靡之响 大唐之歌 金刚不坏之身 掌上之珠 烟火之警 不平之鸣 杏林之光 生之谓性 皮毛之附 辅导人员之职责 德国教师素质管理之机制 李自成之乱 张泌 张之路 张系国 六官之制 性问题之辅导 白莲教之乱 结构紧张理论 催化性之技巧 黑斯廷斯之役 张错 张秀亚 都市扩张 数学之美 海底扩张学说 张妙如 纸张规格 世界主要国家教师素质管理制度之比较分析 张忠进 张我军 米公制之制定 怛罗斯之役 一瓦之覆 张大春 张惠菁 行动性之技巧 洞穴篇 张骞出使西域 俄罗斯教师素质管理制度之发展 日本中小学教师素质管理制度之研究 廖之韵 一气之下 意气之争 心头之恨 葛天氏之乐 兴之所至 之後 变徵之音 半师之分 如日之升 经典之作 张玮 百兽之王 朱襄氏之乐 咏雪之才 炳烛之明 一视之仁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黄白之物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张乔 拨乱之才 水乳之合 泛驾之马 疾之若仇 监门之养 睚眦之私 秦晋之缘 老成之见 花烛洞房 荒唐之言 薪储之费 虚张形势 螽斯之庆 言之不渝 设张举措 辅弼之勋 邦家之光 首丘之思 首丘之望 不言之教 口体之养 大学之道 补壁之作 琴瑟友之 渐渐之石 宾之初筵 康庄之衢 性命之交 为之奈何 传世之作 杏坛之光 大伦之乐 葭莩之末 晁冲之 付之流水 口舌之快 郭璞之说 瓜葛之亲 

张之洞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张之洞
   繁体: 張之洞
   拼音: zhang zhi dong
   读音: zhāng zhī dòng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造句: 张之洞造句
   组词,组成语: 

张之洞解释

张之洞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又字香涛或香严自号抱冰老人晚年号无竞居士;卒諡文襄。清直隶(今河北)南皮人。张氏博闻强记治学以通经致用为主喜好研究当时政治关心国际情势。
  同治二年(1863)登进士第授编修始入仕途。六年(1867)任浙江乡试副考官;旋授湖北学政在武昌设经心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奉派为四川乡试主考官;不久授四川学政在成都设尊经书院并建图书馆名曰尊经阁。光绪二年至七年(1876~1881)任校理、司业、洗马、倚讲、侍读等职光绪七年十二月出任山西巡抚;十年(1884)任两广总督先后开设广雅书院、水陆师学堂并创设枪炮兵工厂、矿务局。十五年(1889)调湖广总督;四年后兼署湖北巡抚创设两湖书院、自强学堂、武备学堂。二十一年(1895)任两江总督;组织「江南自强军」普设军事、农、工、商、铁路、方言、军医等学堂。不久仍返两湖任职;广设小学、中学、高等学堂、两级师范学堂、实业学堂。二十六年(1900)兼署湖北提督;义和团事件发生后曾会同刘坤一、李鸿章等共同与外国领事订定保护我国东南地区之约定。翌年与各参与国谋和成因功而加太子太保。二十八年(1902)再署两江总督。次年奉命会同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等会同商订〔奏定学堂章程〕或称〔癸卯学堂章程〕而之洞实主其事。三十三年(1907)返北京任军机大臣管理学部事务。宣统元年(1909)任太子太保实录馆总裁;同年逝世享年七十三岁。
  清末中日甲午之战后学术界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者颇众而张氏尤为个中翘楚。之洞在其所着〔劝学篇〕中主张人才应是兼治中学与西学的唯中学为本西学为末学者须于中学基础之上复精通西方的法制、技艺及学识方能蔚为国用。
  张氏从政四十余年或兴办学校或主持学称其事功多与教育有关为清末满汉大臣中思想较为开明者;遗着有:〔輶轩语〕、〔书目答问〕、〔劝学篇〕、〔广雅碎金〕、〔抱冰堂集奏议〕等书。


张之洞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人名。(公元1837~1909)字香涛又字孝达清朝河北南皮人。外任督抚垂三十年以在湖广总督任内最久;又提倡实业教育为时人称道。光绪末以大学士内召为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卒諡文襄。着有《广雅堂集》。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