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儿舞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宋书.乐志二》。 2:舞名。魏晋舞蹈。《俞儿舞》本为汉朝《巴渝舞》至魏晋改称《俞儿舞》魏文帝曹丕黄初三年(公元222)改名《昭武舞》用于高祖庙成为雅舞。唐「清商乐」中仍有《巴渝舞》。《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板楯蛮夷者……高祖为汉王发夷人伐三秦秦地既定乃遣还巴中……世号为板楯蛮夷。阆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俗喜歌舞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此舞「其辞既古莫能晓其句度。魏初乃使军谋祭酒王粲改创其词。粲问巴渝帅李管种玉歌曲意试使歌听之以考校歌曲而为之改为《矛渝新福歌曲》、《弩渝新福歌曲》、《安台新福歌曲》、《行辞新福歌曲》《行辞》以述魏德。」(《晋书.乐志上》)魏《俞儿舞歌》共四篇魏国初建所用后于太祖庙并作之。歌词为王粲造如《行辞新福歌曲》:「神武用师士素厉。仁恩广覆猛节横逝。自古立功莫我弘大。桓桓征四国爰及海裔。汉国保长庆垂祚延万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