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木求鱼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缘木求鱼」出于〔孟子·梁惠王上〕记载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揣测齐宣王想君临天下的心意却不做使天下归心的事务比喻错误的方法不会达到目的。孟子说:「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 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宣王问:「若是其甚与?」孟子说:「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孟子告诉齐宣王如果认为发兵攻打他国就可以完成开辟疆土让秦楚来朝谒君临中国安抚四方的夷狄的愿望就好像叫人爬到树上去捉鱼(或说希望乔木能生出鱼来)一样是绝对不可能的事结果必然徒劳无功。齐宣王不认为会这么严重因此孟子进一步阐释说爬到树上去捉鱼顶多只是徒劳无功不会对国家产生灾祸但是如果发兵侵犯其他国家因而与他国结下仇怨就一定会惹上残民破国的灾祸。 孟子主要的意思在告诉齐宣王要想使齐国强大以至臣服天下将心思花在施行仁政、推广仁恩上面使四海归心自动的顺服。若离开正道只想用武力征服天下便无异缘木求鱼不但徒劳无功反而会给国家带来灾祸是得不偿失的事。 「缘木求鱼」的比喻可以应用到任何事上关键是要达到一个目的必须用最适当的方法;若用错了方法不但无益甚至有害。引申在教育上也是如此。例如教师要使学生学习应该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学习目标、学习场合等因素来决定适当合宜的教学方法并教学生应用适当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方式不要只是急功好利造成「缘木求鱼」的错误。
缘木求鱼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缘木求鱼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爬到树上捉鱼。比喻用错方法徒劳无功。语本《孟子.梁惠王上》。 【造句】他这种死板的读书方法想得到好成绩简直是缘木求鱼。
缘木求鱼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爬到树上去找鱼。语本《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比喻用错方法徒劳无功。《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也作「求鱼缘木」。
缘木求鱼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成语词典版
1:《镜花缘.第七回》:「今处士既未立功又未立言而又无善可立;一无根基忽要求仙岂非『缘木求鱼』枉自费力么?」 2:《聊斋志异.卷六.狼三则》:「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也可笑已!」 3:《封神演义.第三三回》:「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 4: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 5:唐.僧贯休〈行路难〉诗五首之一:「负心为炉复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君不见烧金链石古帝王鬼火荧荧白杨里。」 6:《宋书.卷七二.文九王列传.建平宣简王宏》:「至于边城举燧羽驿交驰而望其擐甲推锋立功阃外譬缘木求鱼不可得矣。」 7:《三国志.卷二五.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高堂隆》:「以若所为求若所致犹缘木求鱼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 8:《后汉书.卷一一.刘玄刘盆子列传.刘玄》:「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9:《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