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之藻基本信息介绍
| 简体: | 李之藻 |
| 繁体: | 李之藻 |
| 拼音: | li zhi zao |
| 读音: | lǐ zhī zǎo |
| 英语: | Li Chitsao, Leo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单字解释: | 李 之 藻 |
| 造句: | 暂无此词造句 |
| 组词,组成语: | 李 之 藻 |
|
李之藻解释
|
李之藻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徐光启、杨廷筠和李之藻是利玛窦的挚友。三人在明末协助在华的天主教教士建立中华天主教传教区的基础颇多贡献被誉为「中国天主教开教三大柱石」。他们三位再加上王徵则被称为「四贤」。徐光启和李之藻在国史上又被称为明末辅助西学传入我国的伟人。 李之藻(1565~1630)字振之又字我存领洗皈依天主教后圣名良(Leo)又字凉庵号凉庵居士凉庵逸民东海波臣存园寄叟凉庵子凉叟等。嘉靖四十四年(1565)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旧分仁和、钱塘两县)。万历二十二年(1594)中举人二十六年(1598)会魁。被任为南京工部都水局郎中。李之藻很是博学。他对于天文、地理、军事、水利、音乐、数学、理化、哲学、宗教无不研究。二十九年(1601)利玛窦抵北京之藻常向他问道。利玛窦曾向人说过:「自吾抵上国所见聪明了达唯李振之徐子先二人耳!」李之藻喜讲西学居京数年与利玛窦译成〔乾坤体义〕和〔同文算指〕自着〔浑盖通宪图说〕又为利玛窦的〔天主实义〕作序。他称天主教为「天学」并且编刻了第一部天主教丛书取名〔天学初函〕。他还提倡「天儒合一」的主张认为西洋天主教带来的神学和科学和儒学相齐合并且可以补儒学的不足。 之藻和玛窦相交十年尚未领洗入教万历三十八年(1610)患病玛窦亲为调护病笃领洗时年四十六岁。次年(1611)丁父忧还杭州邀郭居静(Lazare Cattaneo)尼阁(Nicolas Trigault)等人入越五月八日举行第一台大礼弥撒。四十一年(1613)之藻改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奏上「请译西洋历法等书疏」。这是一篇敦请皇帝开馆延人译书以吸收西方科学的奏擢在研究当时的西洋天文学说和历算以及治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是一篇重要的文献。天启五年(1625)四月十六日写就一篇 〔读景教碑书后〕。这是最早阐述景教来华的文章。天启四年(1624)之藻辞官告归专心译着不问升事自天算舆地以外更及物理名理诸书「其所译寰有诠名理探译笔邃奥诚为有数之书」。崇祯二年(1629)奉诏来京参与徐光启修历事宜。次年(1630)旧历五月初六日到京陛见后便到历局供事和徐光启、罗雅谷(James Rho)等译撰历法书籍。徐光启在崇祯三年(1630)九月二十日所上〔修历因事暂辍略陈绪疏〕里列出光启、之藻并罗雅谷四个月中所课的书共五卷就是〔历指〕一卷〔测量全义〕二卷〔比例规解〕一卷〔日缠表〕一卷。同年(1630)十一月一日与世长辞。文藻的遗文目下能收辑的有四十余篇。其中以 〔类宫礼乐疏〕、〔浑盖通宪图说〕、〔圜容较义〕、〔经天该〕、〔名理探〕、〔寰有诠〕、〔同文算指〕、〔历指〕、〔测量全义〕、〔日缠表〕、〔比例规解〕、〔读景教碑书后〕、〔黄河濬塞论〕、〔谨循职掌议处城守军需以固根本疏〕、〔为敌台事手本〕等较有名。 李之藻把天主教说成是「天学」「不脱六经之旨」。因此在介绍西学时时时不忘致力于所谓 「天儒合一」是天主教推动文化适应的儒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