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龙树Nāgārjuna(150~250)音译那伽阏刺树那又作那伽夷离淳那、那伽曷树那、或那伽阿顺那也译作龙猛或龙胜;初期建立大乘佛教的大论师南印度人属婆罗门(Bráhmana)种。天生颖悟自幼学诸梵志的四吠陀、天文、地理、图纬秘藏及其他各种道术无不通晓且曾与契友三人以青药隐身进入王宫侵凌美女后其事败露三友人为王所斩仅师一人身免。由此师感悟爱欲乃众苦之本遂入山诣佛塔受戒出家诵读三藏九十日更求他经无所得遂入雪山从塔中一老比丘授以〔大乘经〕虽知实义仍未能贯通然为摧破外道论师之义而自起邪慢之心佛经尚未尽晓而自立新戒着新衣独处于静谧的水精房中当时有位大龙菩萨者见而愍之师接入海于宫殿中开启七宝藏且授以方等深奥之经典无量妙法师受读九十后通解寻返南印度大弘佛法摧伏外道广明摩诃衍而作〔优波提舍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道论〕、〔大慈方便论〕各五千偈〔中论〕五百偈〔无畏论〕十万偈等而使大乘教传布全印度。 龙树的主要思想是在阐扬大乘佛教般若经的空性思想;所谓「空」既不是「零」也不是「空无」而是指「不可描述的」实在。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感觉、概念、意识和地、水、火、风等元素都是属于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是假借的概念(假名)是不真实的没有独立的实体性或自性(无自性)宇宙万物的实相是「空」也是「中道」;是不能用言语分别不能用概念亲证的一种最高存在也就是所谓的「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在他论述世界的非真实性中为了破除名相排除因缘关系并且还提出了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的「八不」概念。龙树对大乘佛教思想开拓出了新的诠释意义而此思想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国佛教界产生了影响。 龙树着作宏富主要者有:〔中论颂〕、〔十二门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乘破有论〕、〔大智度论〕、〔十住毘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因缘心论颂〕、〔菩提心离相论〕、〔福盖正行所集经〕、〔赞法界颂〕、〔广大发愿颂〕等故有「千部论主」的美称。
龙树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古印度佛教大师的法号。初期中观派的代表主张一切皆空。在他的着作中利用穷举归纳的方式证明实体论的谬误。他的思想和论证方法成为后来大乘发展的重要基础。西藏人以他为大乘六庄严之一在汉地尊他为八宗共祖。主要的着作有《中论》、《七十空性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