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殳拼音,殳怎么读,殳是什么意思,殳组词,殳成语组词
|
读音:shū 拼音:shu |
笔划:4 部首:殳 |
|
殳组词
|
【殳】的字相关解释 (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殳 读音: shū
-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名词 姓。如南朝宋有殳季真。
- 名词 兵器名。古代一种用竹、木做成的兵器,长一丈二尺,有棱无刃。《诗经.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淮南子.齐俗》:「昔武王执戈秉钺以伐纣胜殷,搢 笏杖殳以临朝。」
|
殳字的基本解释: 殳 shū 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 戟柄。 古八体书之一:殳书(用于兵器上)。 姓。 笔画数:4; 部首:殳; |
殳字的详细解释: 殳 shū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本义: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 同本义〖longpole〗 殳,以杖殊人也。——《说文》。段注:“杖者,殳用积竹而无刃”。毛传:“殳长丈二而无刃是也。殊,断也。” 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周礼》 授旅贲殳。——《周礼·司戈盾》 执殳而立于道左。——《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诗·卫风·伯兮》 又如:殳仗(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 秦书八体之一〖Shustyle〗。如:殳书(古代刻于兵器或觚形物体上的文字);殳虫(秦书八体的殳书和虫书) 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