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南宋造句

1:千手观音造像位于大足宝顶山石刻区大佛湾南岩,开凿于南宋年间,为我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

2:南宋时代,淮河是宋朝防御金蒙的前线,也是边防布置的主力所在。

3:他先在越中的稽山书院设馆讲学,招收绍兴八县及湖广直隶、南赣等地学子数百人入学听讲,郡南宋大吉也拜他为师。

4:这是一首诗人林升用来谴责南宋朝廷在国家多难的时候,却在杭州过着醉生梦死生活的讽喻诗。

5: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课题撰稿人江小涛、梁建国介绍,南宋秦桧身为宰辅,贪得无厌,开门受贿,吏部甄选的官员必先要给秦桧送足钱后才能正式上任。

6:南宋末年,朝野上下奸臣当道,外有金朝、西辽、大理、西夏、吐蕃以及逐渐强大的蒙古威胁,实乃内忧外患,乱世之秋也。

7:柳浪闻莺距清河坊近在咫尺,戚兄介绍说;这里原本是南宋的御花园,是宋孝宗为奉养宋高宗所建。

8:自岳飞死后,南宋的半壁河山也岌岌可危了。

9:难道,南宋朝廷就没有责任吗?如果不是南宋朝廷昏庸腐败,只想着苟且偷安,有强大的军队抵抗金兵。

10:大宋南迁,是谓南宋,当权者苟且偷安,不思进取,无力恢复中原。

11:南宋偏安江左,当权者在这里苟且偷安。

12:的六朝神道柱,南宋工匠极有可能像削甘蔗一样把上半部分的石皮凿去磨平,做成碑的样子,再将碑文刻在上面,于是这段六朝石刻就改头换面成了南宋墓碣。

13:之乱、残唐五代、宋末、南宋末、明末、天下土崩瓦解,便会有大批难民,扶老携幼,杖履相随,从北方逃亡广东,其中不少是中原的豪门大族、宿学旧儒。

14:终点靠岸码头名曰四喜亭码头,据民间传说,南宋最后一位宰相留梦炎为祝贺自己“皇榜提名、洞房花烛、他乡遇故交,久旱逢雨露”人生四大喜而建了四喜亭。

15:河南宋基会的公然欺诳,给了公众一个重温历史文化的机会,从此人们将不再对指鹿为马的故事嗤之以鼻,因为它很可能在身边真实地上演。

16:这给了蒙古人大兴文字狱的借口,这位才华横溢的南宋末代皇帝有口难辩,最后被赐死,终年53岁。

17:南宋小朝廷仍旧没有希望,官员们整天在残山剩水间行乐。

18:南宋时与广州并驾齐驱成为全国的两大商港。

19:避实击虚、以逸待劳、联宋灭金,且隐含的策略为假道灭虢,南宋亡也。

20:南宋小朝廷建都杭州,守着半壁江山,不思收复沧陷于金兵的北方大片国土。

21:自岳飞死后,南宋的半壁江山岌岌可危了。

22:这一年,北宋帝国灭亡,风雨飘零,百孔千疮的南宋王朝建立。

23: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南宋读书人对苏东坡推崇备至,学者以研究苏东坡为荣,蜀人更是对苏东坡敬若神明。

24:济公原本只是南宋临济宗的一位异僧,在南宋杭州浓郁的罗汉信仰氛围下,他圆寂后不久便被传说为五百罗汉转世。

25: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

26:宋亡,粤籍读书人与南宋遗民无比悲痛、愤懑,他们隐迹埋名,遁居山林,无意追求功名,有元一代,粤省亦几无一人中进士者。

27:南宋末年日苯处于源平时代,其间忍术已现雏形,但中原武功路数多如牛毛,小小忍术纵是已经发展成熟,恐怕也不能在中原武林出头露脸。

28:当时,金兵南侵,生灵涂炭,南宋政府又不恤民情,诛求无厌,人民走投无路,纷纷举行起义。

29:用南宋人周密的话说:就像做了一场梦,太美了。

30:而且按照南宋时期周密在《齐东野语》书中的描述,说是铜人全像以精铜为之,腑脏无一不具。

31:南宋临安城南的一座小村之中,一人正自低声吟哦,聊以自遣,所吟诵的,便是朱敦儒的这首《水龙吟》。

32:相传南宋绍兴年间,抗金名将岳飞在北方指挥抗金战争,正在乘胜前进之时,奸臣秦桧要挟高宗连续发了十二道金牌,召他回都城临安(今杭州)。

33:自此,蒙古后退,以东京为界,秋毫不犯,萧月生之威,实令他们心惊胆战,有如此之能,若是想灭一城,怕是无人能挡,实不敢再招惹南宋

34:郑所南的露根兰隐喻南宋疆土沦失的黍离之悲,正是自我写照。

35:从实物证据来说,江苏武进村南公社南宋墓中发现的镜箱上配有两只抽屉,最有力地昭示,在宋代,木制家具上不仅安设抽屉,而且相关技术运用娴熟。

36:不仅如此,他还制造党祸,打压政敌,在他当宰相的18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遭到他的打击和陷害,使南宋王朝变得十分黑暗腐败。

37:南宋岳飞英勇抗金,连战连胜,后来因秦桧陷害,功败垂成,含冤而死。

38:无独有偶,笔者日前赴广东出差,也目睹一处幽默景观:在海边,有一座南宋末代皇帝赵墓。

39:南宋的统治者,面对残山剩水,不思励精图治,而是沉湎于酒色歌舞之中。

40:该画是南宋院体画中的上乘佳作,十分精致入神,充分展现出水荷花清新美丽的外貌。

41:南宋初年大元帅岳飞,精忠报国却被秦桧所害,老百姓为了唾弃秦桧,就用春饼和“油炸桧”。

42:如果长江天堑不能固守,则南宋政权将危在旦夕。

43:游人在树影婆娑的古道上匆匆而过,却鲜有人知道它的故事——南宋时期,逃难的少年皇帝赵昺曾路过此地,并掬饮泉水解渴,摩崖石刻“圣泉”因此得名。

44:内厂自从兼并了南宋特务组织按察司,实力大增,现在采用的是鹞鹰通信,比军队的舟船车马快的多,故此时看的只是内厂简报,正式军报估计还没出潼川府呢。

45:南宋辛弃疾继承发展了苏轼对词进行的改革,所以送别友人也成为稼轩词的主题之一。

46:林冲也不客气,冲着王进一抱拳朗生说道:我等坐在这里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这样即可以消灭西夏的主力,也可以为我们收复南宋打下良好的基础。

47:酒是激发军队士气的古老方式,也是岳家军和南宋军队的重要财源。

48:高宗六年,在南宋已初步站稳脚跟,韩世忠在大仪、高邮大战中大破金军后,粘罕才不得不亲自找到王伦,坐下来谈起议和的具体条件,并让其回南宋商议。

49:由于南宋王朝当权者软弱无能,辛弃疾自感无力回天而忧愤成疾。

50: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51:赵鼎字元镇,是历史上有名的南宋抗金名相,极力反对议和,并且荐任岳飞、韩世忠等爱国将领,有效地组织军事力量以抵御金兵,但最终被秦桧迫害致死。

52: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收复失地。

53:多年的宦途生涯,使他早就了解南宋皇帝及满朝文武大臣昏庸怯懦、醉生梦死、荒淫无耻的内幕。

54:狼狈逃窜的南宋小朝廷处在金、夏、吐蕃、大理以及汉奸政权大齐的重重包围中,奴颜婢膝,以延残喘。

55:西湖景观,如南宋时期即已形成的西湖十景是中国最为完整的早期名胜。

56:如金朝的女真统治者为了发动对南宋的掠夺战争,赋税有增无减,“名目烦细,不可殚述”。

57:南宋时,西湖边有一所曲院,专为宫廷酿制美酒。曲院前面种植了许多名贵的荷花。

58:南宋王朝偏安一方,苟且偷安,不谋收复国土,只是贪图享乐,结果只能是加速灭亡。

59:南宋统治者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一味割地求和,甚至杀害主战派将士,这种做法等于是自取灭亡。

60:南宋六陵的周边还有大小数百陵墓,埋葬着宋室的皇子、王爷、王子、公主、郡主、以及功勋大臣。

61:南宋统治者在迁都后丝毫没有忧患意识,仍是迷恋于声色犬马中。

62:殿下尽可对南宋小儿画饼充饥,时常派人笼络并监控其动向,最好在他身边安插一名卧底,了解其真实心思。

63:此人虽然刻薄寡恩、苟且偷安,还宠信奸佞、残害忠良,但到底还是靠他方才建立起了南宋王朝的根基,让华夏衣冠不至于彻底泯灭在金人狼牙棒之下。

64: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不但精通经史百家之说,而且对本草学深有研究。

65:梅子青是南宋龙泉窑创制的杰出青釉品种。

66:德?元年(1275年),元朝兵马大举进攻南宋,两淮地区情况更加紧急,李氏幕府分崩离析,幕僚纷纷辞职,唯独陆秀夫临难不惧,与李庭芝同舟共济,誓死抗敌。

67:南宋文人吴自牧《梦梁录》(卷19)记载,“绍兴间,杨沂中因驻军多西北人,是以于城内外,创立瓦舍,招集妓乐,以为军卒暇日娱戏之地。

68:在南宋人的文集中,大量记载了南宋人对荐举之弊的议论,并寻求治弊的良药。

69:年份: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一代大儒朱熹将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一起刊刻,合称四书。再加上先秦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70:这件朱漆戗金人物花卉纹长方盒,1977年出土于常州武进村前的南宋墓,为国家一级文物。

71:三路大军齐驱并进,遥相呼应,南宋一举可灭。

72:四库馆臣说,“其文词闳肆辨博,凌厉无前”,“在南宋诸儒中,可谓衔华佩实”,“豪迈骏发,而不失作者典型”。

73:文天祥这一次出使,一反以前南宋使节的奴颜脾膝,苟且偷生的态度,捍卫了民族的尊严,表现了宁死不屈的高尚民族气节,谱写了一曲流芳千古的民族正气之歌。

74:南宋末年,上海港已是“人烟浩穰,海舶辐辏”,此时始有“上海镇”。

75:文天祥辗转回到永嘉,面对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心中感慨万千。

76:只可惜宋王朝太倒霉了,辽、金、蒙古,一个比一个厉害,西边还有西夏、吐蕃诸部,最终南宋抵抗蒙古抵抗了几十来,还是在涯山彻底覆灭,令人扼腕长叹。

77:由宋入元的重要词家尚有张炎、周密,王沂孙等,随着南宋王朝的覆灭,他们哀怨衰飒的词作成了宋词的尾声余韵。

78:南宋的覆灭,显然是统治者苟且偷安,自取灭亡的结果。

79:这座府邸本是南宋光王府,内里亭台楼舍,花园小湖什么的挺有雅意,杨晓峰知道耶律楚材附庸风雅,特意给留了。

80:北宋、南宋末年的政府,虽然腐朽,但还没有不问青红皂白对人民大肆屠杀、抢掠。

81:北宋、南宋末年的政府,虽然腐朽,但还没有不问青红皂白对人民大屠杀、抢掠。

82:宋元的借古讽今南宋时期,金兵入侵,民族矛盾十分激烈,民众抗金热情高涨,而南宋朝廷却懦弱无能,苟且偏安。

83: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一个时代的民俗事象往往更能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的原貌,审知四方风俗的范成大在“三录”中描绘了南宋四极之地的多样风土人情。

84: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

85:下午3时,西晒的暖阳洒进书房,头发花白的林正秋推了下眼镜,翻阅案上的《武林旧事》、《梦梁录》,开始缓缓讲述南宋时百姓过年的场景。

86: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称,日前在解放阁改造片区舜井街工地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件珍贵的南宋龙泉窑琮式瓶和“济南酒使司”瓷片。

87:康王赵构孤身一人,缺兵少将,被金兵追得四处流窜,居无定所,却为何能建立起了南宋皇朝,与金国对峙,保护住汉人最后的半壁江山。

88:南宋庆元初,曾从龙任晋江县学教谕,庆元五年殿试时,他旁征博引,对答如流,宋宁宗赞不绝口,点其为状元。

89:藏家断定,它是南宋的铁锥刀,目前未见其他同类器物。

90:南宋词人陆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陆游哪里知道现代的少年啊,“不识愁滋味”的时间似乎总是那么短暂,一眨眼,愉快的童年很快就过去了,剩下的则是升学压力带来的烦恼。

91:就说南宋那位左丞相兼枢密使吴潜吧,他为官40余年,敢于直言,对朝中大大小小的奸佞人物总是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打击,即使对皇上的过失,也敢正言直谏。

92:秦会之以南宋丞相之尊,势倾朝野,贵极人臣,如今又如何?

93:南宋时,在松阳任儒学教谕的杭州人俞德过世后,儿子俞义护送灵柩回杭,路过这里投宿时,停放在溪边的灵柩被紫藤缠绕起来。

94:他的皮肤很白,就像绝大部分的南宋文人一样;但因为皮肤白,俊美的五官看起来便份外鲜明,尤其是双唇,几乎像涂了胭脂般红润。但他相貌虽然美,却丝毫没有女气;尤其是那双眼睛,看起来既聪明又骄傲。

95:南宋皇城经元兵的一把大火,将九里皇城灰飞烟灭,世人只能从史记里捕捉到雪泥鸿爪。

96:论文以多种文献为依据,对于南宋著名词人卢祖皋的籍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辨别、分析,从而认为将卢定为邛州蒲江县人乃是一种误读,卢当为温州永嘉县人。

97:王安石在南宋的身后名誉地位较低,官方多次诏令贬斥。

98: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避难江南,奠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