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她善于辞令而且古道热肠,即便对人直言不讳,也看得出是在关心他们。
2:因其“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受到楚怀王的重视,官居“左徒”之职(仅次于宰相)。
3:其余手答函牍、演说底稿,均辞令得体,言简意赅,文采为久治文书者所不及,作者以诚接物、人情练达之作风跃然纸上。
4:学问渊博,技能高超,训练有素,富有教养,善于辞令,这是最高的吉祥。
5:某回音说明在此山安扎,犹恐祸及于贤父子,是以书上推辞令媛别择良缘.
6:当人们看到韩国的第一夫人赤手上阵亲自制作泡菜,不得不承认,这种亲民的举动比任何生硬的外交辞令都有效。
7:梅映雪听得出这话中疏远的意味,不由赶紧拿了旗袍到洗脸间去穿,她本俐牙利齿,擅于辞令,但不知为什么,在这个强健有力的男人面前却半点得不到施展,心中不免懊恼。
8:党又有了一位善于辞令的领袖,这是可喜的。
9:要善于辞令,但力戒空话。
10:他善于辞令,口若悬河,真是当外交官的好人才。
11:我们知道,录口供,犯人讲话是一件很艺术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人们把在社交、外交等场合能说会道有口才的人就称作善于辞令了。
12:参议员善于辞令,讲起话来很能抓住人心,屋子里的一百来个人默不作声,聚精会神地听着。
13:《史记》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4:激昂慷慨的辞令可以使人听了发狂;也可以使人行动起来,连命都不要,就象得了精神分裂症。
15:夫社稷之臣,能立社稷,别上下之义,使当其理;制百官之序,使得其宜;作为辞令,可分布于四方。
16:伟大诗人屈原博闻强志,懂得治理国家的道理,擅长辞令。
17:他生性寡言,不善辞令,可一旦敞开语言的闸门,就有股撞倒南墙不回头的气势、他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发起脾气来,一句话能把人砸个跟头。
18:他生性寡言,不善辞令,可一旦敞开语言的闸门,就有股撞倒南墙不回头的气势。
19:有些祝贺者叫我是伟人。我相信这句话是诚恳的,但应该说,这是多余的辞令。我只是个平凡的人,我并不感到我的躯体里有什么伟大的地方。我也许可以承认自己是一个不坏的工作者,因为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和任何一种劳动。
20:屈原很有学问和才干,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1:细腻与风雅原是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在他身上使他的谈吐更耐人寻味,不亚于主教的辞令。
22: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