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他乡有人吹箫,他乡菊花泛黄。
2: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箫箫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4: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5:相传在华山修行的吹箫人箫史和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在双双驾鹤成仙之前,曾到西峰莲花洞点烛成婚,为姻缘而起的“天下第一洞房”便由此而来。
6:最初,齐菱珊把喻雪的名声传扬出去,说她是个箫仙,吹箫的技艺如天籁之音,感人肺腑,起名号为“箫姑娘”。
7:传说三月扬州,有人千金散尽,为楼上佳人一笑。传说七月风雨,有人在荷花池边出口成章,艳了那菱蕖千朵。传说十月寒松萧索,有人月下吹箫,一夜霜落。
8: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9:第一夜相思最长自古诗赋落笔沧桑,人道是大好儿郎该将热血头颅付裂土封疆,寒甲怎温暖时光紫袍不堪与子同袍,想故人和月吹箫入梦乡。
10: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11:那当然,你是没有见识过我,吹口琴、玩玉笛、泡泡妞、看小书、占卜星卦、观人眉宇、风流倜傥、弄玉吹箫、窃玉偷香什么我都在行!
12:画中美人,品茶、文会、赏雪、采莲、吹箫、弄琴、听雨、玩古、摹帖、提灯、扑蝶、下棋、赏月、梳妆、歌舞、称觞,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13:之称的林飐,吹箫技艺惊神泣鬼,对乐曲的理解更是已臻巅峰,但其仍旧潜心音之一道,追寻更深奥义,寒暑不侵,昼夜不舍。
14:楚狂接舆,优孟衣冠,成都卖卜,吴市吹箫,万丈红尘中,他们的身影若隐若现,成为传奇。
15:宋伯伯与许伯伯负责拉奏中胡、高胡;林伯伯则偏爱演奏椰胡;周大叔弹蝴蝶琴,李大叔拉小提琴;还有一位潘伯伯,吹箫就是他的拿手戏。
16:有一个会吹箫的渔夫,带着他心爱的箫和渔网来到了海边。他先站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吹起箫来,心想鱼听到这美妙音乐就会自己跳到他的前面来的。他聚精会神地吹了好久,毫无结果。
17:解放前,我一度流落异乡,囊空如洗,举目无亲,只好吴市吹箫,靠讨饭过日子。
18:荒漠飞烟,孤凉沙丘,对空吹箫的男子,静静聆听的妙龄少女,这一切,勾勒出了一幅凄美苍凉的画卷,隐隐透出一股飘逸空灵之感。
19:三人中曲洋抚琴,刘正风吹箫,只听琴音渐渐高亢,箫声却慢慢低沉下去,但箫声低而不断,有如游丝随风飘荡,却连绵不绝,更增回肠荡气之意。
20: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