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编纂造句

1:山志是地方志中专志的一种,编纂历史源远流长。

2:安子介建议他编纂一本汉英词典,激发了他的雄心壮志。

3:86岁的赵学勤老人,是土生土长的长辛店人,在为二七厂效力的45年里,他曾负责厂史编纂工作。

4:7年转瞬即过,1965年《辞海》终于编纂完成,但只是内部发行,称之为“未定稿”,这主要是为了留有余地,以便博采众议。

5:他一生苦研儒学,表倡程朱理学、开博学鸿儒科,设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

6:聂勒威尔斯,罗伯特威廉斯,编纂了第一本康沃尔的凯尔特语的综合字典,以及约翰菲利普斯主教,把共同祷经翻译成马恩岛语的译者。

7:大型字书的编纂、修订,应注意“激活”来源于使用领域的“死字”,淘汰来源于贮存领域的“死字”,并尽量避免产生新的“死字”。

8:他除了从事索引学理论、索引排检法研究以外,还从事主持索引机构、开展索引教学、编纂索引等项工作。

9:档案的整理和利用是清史编纂工程的基础。

10:近义的动作词语的释义处理尽量照应周到。这项研究对词典收词和释义、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学习型词典的编纂都很有价值。

11:(记者赵向南)《山西省志》首部志书《军事志》编纂完成出版,今天,在省军区举行了出版座谈会,并向省直有关单位赠送了该志。

12:这次《论集》收入多篇有关目录编纂的前言后记,叙述缘起始末,阐释发凡起例,皆能源源本本,真知灼识,随处可见。

13:据了解,该画册历经3年多的编纂,以八开本大型画册为定位,通过准确的文字、史料和图片,真实生动记录了24位革命先驱的精彩人生。

14:时间是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选集编纂者。

15:杜佑生活在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亲身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变化,想通过对历代典章制度的编纂,总结经验教训,以寻求治国安民之术,从而挽救唐王朝政治的危机。

16:张天东在编纂家谱的同时,还注意搜集家谱和了解兰州编纂家谱的好家。

17:为陈朝编纂史书十余年,董庆阳看到了那些达官显宦的奢靡之风,因此他暗地里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人中之龙,长生不老已享荣华富贵。

18:由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市地方志学会年鉴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北京市年鉴编校质量评比活动日前结束,共有72部年鉴获奖。

19:“文革”后,学术界又曾筹议再修清史,并初步拟订了编纂规划,但最终还是未能如愿。

20:编纂词典要用很多的时间,要有极大的耐心。

21:本文概述了日本百科辞书从引进使用中国类书开始,经编纂日本自己的类书和百科辞书,到翻译西方现代百科全书和编纂日本百科事典的发展历程。

22:高声朗读会使先前编纂时漏掉的鸠拙的句子用处和纰缪袒露出来。

23:盛世编史,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中国大地上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公路交通史的编纂

24:只可惜,编纂故事的人,纵然翻云覆雨,笔转乾坤,可他们想要的完美,却始终无人能给。

25:按武汉市政府部署,即日起启动新城区126个湖泊的勘测与划线保护工作;编纂“武汉湖泊志”,系统记录各湖的历史、沿革与文化。

26:从1979年至1982年,他在报刊上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倡导编纂《清会要》,发凡起例,开辟先河,为海内外学界同仁所瞩目。

27:但从分布于各卷后的论赞和部分条目下的简短评议中,以及对相关人事评骘的语气上看,其编纂是有着明显的思想倾向。

28:校史追溯须遵循“整体性继承”原则,校史研究必须实事求是,校史编纂应该学术与人文兼具。

29:读《之乎者也》,我们知,强作古人(古文)之滑稽,不会赞成今人搞文言文编纂清史这种贻笑后人的荒唐事。

30:拓荒者的编纂工作历尽艰辛、受尽压迫,为中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31:“诚恐代远年湮,更改数典而忘祖,为无愧于子孙后代,决定编纂《家乘》。

32:而且多亏了新型绘图工具和网路讯息资源之赐,现在编纂这种地图要比以前轻松容易得多了。

33:薛伟宏聂利民郑言笔述《检察制度》我国首部检察专著是郑言笔述《检察制度》,它的编纂由来,大抵要从光绪新政说起。

34:这些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西藏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民间文艺进行全面抢救和有效保护的创举。

35:目前本辞典的编纂已到修定的阶段,光碟版本的制作也正筹备中,预计将于二十一世纪前完成.

36:辞书专家抽取这本字典的凡例、检字表、附录和正文的约十万字内容,发现编纂和校对质量极差,正文差错率超过万分之十五,总体差错率则高达万分之二十。

37:但同时也存在部门和市县重视不够,工作经费不足,修志人员缺乏、不稳定;编纂不规范,志稿质量参差不齐;修志工作协调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

38:据悉,江西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第二轮《江西省志》编纂任务,共分为部署启动、搜集资料、编辑资料长编、编纂初稿、志稿评议审查、验收出版等6个阶段。

39:然而,因编纂仓促,漏误颇多,张冠李戴不下千处。

40:除此之外,乾隆皇帝在编纂《御批通鉴辑览》时,也对“铁浮屠”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北人使马,惟以控纵便捷为主。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