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筝调实践所反映出来的两个侧重,印证了中国宫调理论中“调系”与“均系”的并存。
2:汉宫秋月,高山流水,寒鸦戏水,诸宫调.
3:三是第一次将自宋至元的燕乐曲子按宫调进行了仔细的梳理。
4:院本杂剧、诸宫调和俗谣俚曲尤以崭新面貌和杰出成就出现在文学史上,对于北曲的形成和走向产生了影响。
5:元杂剧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多种词曲和技艺的发展成果,达到一个鼎盛的阶段,在中华文化史上与唐诗、宋词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