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饱学的学者以其深奥的思想著称。
2:饱学之士也大言不惭地承认,他们尚不知霍桑和梅尔维尔为何许人。诸如此类的事是屡见不鲜的。
3:举止得体,乍看一下,倒不象大财主,而是一饱学宿儒。
4:自远古起,饱学之士或者是哲学家一直在思考着什么是物质以及什么构成了物质。
5:校长,本应是腹笥充盈的饱学之士,也该是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更应该是不苟且、敢改革的教育家。
6: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7:符家不计女儿相中贫寒举子,正逢大比之年,真饱学之士一朝身登龙虎榜,归来凤冠霞帔迎新妇,也了却爱女托付良人夙愿。
8:扬州盐商富埒王侯,家财千万,其中一批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饱学之士,他们利用自己的资财报效社会,为扬州营造了一个浓郁的人文环境。
9:全书的格调轻松明快,由于他对题材的非凡驾驭,使得即使是饱学的经济学家也能在书中发现很多新东西。
10:张公子虽饱学博识,见解脱俗,却并不迂腐执拗,反而正视现实,真叫小女佩服!
11:大学的饱学之士对做生意一窍不通.
12:十年前,年青志大的饱学之士或许还认为分析选票样式产生的后果和比较选举机的优劣不值得学界的青睐,2000年美国的总统选举中碟式选票和甚遭争议的结局,则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13:他的身上穿着一件暗蓝马裤呢的夹袍,嘴里衔一支雪茄,走路时温文而稳重,很像是一个饱学的学者。
14:一百零八、某饱学的学者以其深奥的思想著称。
15:公子口吐珠玑,对上小女子的上联已经可以入得大厅了,就不要在让众多饱学之士难堪了。
16:而在这些杰出的美国立宪者中,人数所占比例巨大的法律饱学之士又起到绝对中流砥柱的作用,也就是本文所说的那些“美国开国法律人”。
17:相对于十四世纪中叶的中国人,无论是饱学鸿儒,还是普通白丁,他的那点儿可怜的世界历史知识,都称得上是渊博到了极点。
18:林散之是一位饱学诗人,也是一位重情、淡泊、耿直、幽默、自信、悲悯的书法家。
19:他的大字作品似挥动如椽之笔纵情挥洒,万千气象,他的小字镜心,如饱学鸿儒般娓娓书来,从容不迫。
20:一士死见冥王,自称饱学,博古通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