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著书立说造句

1:遥想孩提之时,梦想良多,欲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欲富且贵宾客盈门,欲做大科学家得nobelprize名垂青史,欲做大学问家通古博今,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2:如今他虽已退休了,却还在家里著书立说,真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啊!

3:当时滇中文坛为杨慎和杨门七子统领,杨慎在滇中访古朔源,著书立说,引起一些不学无术的文痞嫉妒和不满。

4:或有多财善贾,奇才异能,创办制造、机器、矿务、轮船、电报等局,或博闻强记,著书立说,均有益于国计民生者,当奏请朝廷给予匾额,以示鼓励。

5:一百零一、我读书时主修心理学及历史,因此我强烈地感到这现象有多可悲。专家们如何的认同,在清谈节目里侃侃而谈,或著书立说以求哗众取宠,他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论述是极其不真确。

6:一些专家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为破解这一难题建言献策。

7:一些反动的史学家著书立说,其中心是张扬"满洲"。

8: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

9:如果你学会了如何谱写自己的人生,那么你一点也不比著书立说者甚至攻城略地者逊色。

10:如果你学裹胸连衣裙会了如何谱写自己的人生,那么你一点也不比著书立说者甚至攻城略地者逊色。

11:我读书时主修心理学及历史,因此我强烈地感到这现象有多可悲。专家们如何的认同,在清谈节目里侃侃而谈,或著书立说以求哗众取宠,他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论述是极其不真确。

12:多少世代以来许多神学家和历史学家就在著书立说,考证和质询这些宗教传说的真实性。

13: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观点,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4:这些年,他摒绝一切交际应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著书立说上了。

15:许多有思想的军人已经就这些问题著书立说,除此之外,大多数部队多多少少也具有了具备各自特点的军事决策制定过程的版本。

16:李德裕在琼期间,著书立说,奖善嫉恶,备受海南人民敬仰,生前代表作有《会昌一品集》、《左岸书城》、《次柳氏旧闻》等。

17:他不仅自己著书立说,还培养了很多像卡伯莱那样杰出的教育史学者。

18:这位教授家学渊源,三代著书立说,为世人赞颂。

19: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钻研,著书立说

20:结合实践介绍了医学美术工作者在一个需要著书立说和对外交流的临床科室,有很多工作可做。

21:纷纷著书立说为自由心证正名,认为自由心证恰恰回归到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2:问题教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理论基础,历史上曾有很多教育家对此著书立说

23:同时,华兴会、光复会先进组织纷纷成立,陶成章、龚宝铨、蔡元培等革命先驱开始著书立说,创办学校、报刊、书局,开展初期的革命活动。

24:历史名流,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或干预朝政,或著书立说,他们的宏业伟绩和流风余韵,辉照千古。

25:而谢魁从此之后,发愤努力,刻苦钻研经史,著书立说,成为当朝大儒,名扬四海。

26:民族的安危,发愤研究古史,坚持著书立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27:他为了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安危,发愤研究古史,坚持著书立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28:他指出,在传统的中国哲学家中,没有形成"为知识而求知识"的传统,也不重视著书立说,甚至以为"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

29:柏拉图生活在古希腊城邦危机时代,在苏格拉底等前辈的影响下,著书立说,探讨城邦危机的出路。

30:他们运用自身较为先进的新闻出版理念和经验,出刊办报、著书立说,使西部地区的新闻出版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兴盛局面。

31:他从不购买并穿戴华贵衣服以摆显赫地位,“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为了实现著书立说以资治国借鉴,近20年不分日夜,废寝忘食,经常抱病工作。

32:这些人面向新旧两个世界的读者,大量著书立说,使新英格兰呈现一派严谨的学术氛围。

33:著书立说,发凡起例,必须周密考虑,不可草率。

34:陈宁晚年著书立说,给后人留下不少精神财富。

35:面对清朝末年日益严峻的边境危机,宋教仁积极著书立说、针砭时弊,围绕边界问题的来龙去脉,从全球视角和学术层面阐发了一系列观点独到的言论。

36:近些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著书立说,表达了对责任保险发展的关注。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