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来,朱次琦在赴山西任知县前后扶危济困,匡济时艰,治学论世主张通经致用,都是承袭父亲遗风。
2:当时,钱已六十岁,早年也是功名事业心极重之人,满怀匡济澄清雄心壮志,只是宦途坎坷,迭遭大挫,才变得消沉颓放,终日在秦楼楚馆中廝混,结果得了个“东林浪子”。
3:翻阅史书,以匡济天下为己任,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士大夫,代代不绝。
4: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吐抱负,宁能米柴琐屑终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