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每逢天灾人祸,粮食匮乏,就会出现“易子而食”的惨景;今天,我看到书中“易子而教”,一喜一忧,冰火两重。
2:在美的生活体验,在接待家庭中的“易子而教”,使孩子更懂事、更成熟,更懂得感恩。
3:邵逸夫奉行“易子而教”,以防宠坏孩子,长子邵维铭自小跟随伯父在新加坡打理生意。
4:易子而教,自己单独教自己的子女是比较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