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羞恶造句

1: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4:儒家说了,恻隐之心为仁,羞恶之心为义,辞让之心为礼,是非之心为智,不疑之心为信。

5:(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为人性;荀子的“性恶论”。

6:“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7:所谓慈不掌兵,义不理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既然想做一个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人,就不要接触这些不慈、不义、不善、无情之事。

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9: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

10:“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有人没有的话,“恻隐之心”总该还有吧。

11: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12:儒家孟子认为人天生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

13:他强调人应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否则便是“非人也”。

1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5:《孟子·告子上》将“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视为人的“本心”,告诫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恪守人的“本心”。

16:孔子、孟子、荀子先哲们对耻的知见很清澈,“行己有耻”,“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不知羞耻,乃不能成*”。

17:只要他胸中还潜藏着丝毫没丧尽的天良,丝毫羞恶之心,丝毫宽容忍让的精神——不管到底是哪种德性——也许会透露出一点朦胧的微光,就别把他一笔抹杀,纯粹当个大奸大恶的人。

18:小弟若是为了拜师学艺,就不知廉耻地去盗取别人的诗词,蒙骗自己未来的师傅,岂不是就没有了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了吗?那不就成了……

19: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20: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21: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恶的心,是义的开端;恭敬的心,是礼的开端;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

22:是非心是道德认识的主要成分,是良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恻隐心、羞恶心、恭敬心的基础。

2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24: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5:可以想见那20多个女生答应“陪吃喝”时的无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笔者相信她们做出旁人不齿的选择定有“莫大苦衷”,贫寒往往是罪魁祸首。

26:冷淡猜疑毁坏友谊,粗鲁愚蠢毁坏幸福,久客不归毁坏爱情,酗毁坏羞恶之心,粗心大意毁坏田地,好施舍不勤勉把财产花光。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