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眼望滚滚而逝的菊江水,满目萧条,霜寒菊艳中,哪儿去找寻陶渊明单薄的身影……
2: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3:第三派可以陶渊明为代表。他的意见具见他的诗。
4:陶渊明的坚守是宁可饿死路边,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5:学会舍弃,陶渊明找到了自得其乐的和谐之风,并由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田园派诗人。
6:画中的陶渊明瘦骨清健,仙风道骨,颇有隐者之风。
7:住在这里,最令人心醉的就是开门见山,与陶渊明更有把酒东篱的心契。
8:住在这裡,最令人心醉的就是开门见山,与陶渊明更有把酒东篱的心契。
9: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一名"田园诗人"。
10:我们家也是从江西出来的,陶渊明是晋朝时候人,那时候还没有科举,高门大户垄断了官职,还定下了九品中正制,把天下的家族分为九品。
11: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而摧眉折腰。
12: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贵的性格,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一脉相通。
13:陶渊明一生安贫乐道,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14:两年后崔氏给陶渊明生下一个小儿,乳名阿通,随陶渊明隐居此地,过着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平静生活,志同道合,安贫乐贱。
15:一百零六、陶渊明的田园诗,如一幅情韵天成的田园乡村画卷,其风格平淡清新自然,而其风格的形成又是诗人艺术匠心独运的结果。
16:我的另一位导师陶渊明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荒芜胡不归?”。
17:是图写秋风呼号之中,一高士抚古松而怅望,似有所思,身后童子抱书而沉吟,有陶渊明“抚孤松而盘桓”之意。
18:陶渊明忍饥、安贫、不仕要求自己还是卓有成效的,他常常以古代贫士的事迹来激励自己,每每到了无衣无食的贫困无助之时,充满了怨恨之情和自我宽慰之心。
19: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0: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1:陶渊明的一生选择的是站立。虽然自己的生活穷困潦倒,但为了避开官场的污浊,他不为五斗米折腰,选择了归隐田园。于是,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和“晨兴理荒废,带月荷锄归”的闲适。
22:我们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渔人,正经历深邃而神秘的喀斯特水溶洞,前往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被人们称为当今桃花源的村子坝美。
23: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游自在,写出了很多优秀的田园诗句。
24:陶渊明固然有大济苍生之志,但英雄无用武之地便毅然归隐。
25:有一点也许能窥见老人心境的变化——以前他最爱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现在,他信奉“为善最乐,能忍自安”。
26:让人仿佛看到陶渊明手拿锄头,为种植在篱笆边的秋菊除草,歇息之余手搭凉棚眺望远山的景色。
27:“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宋代诗人更是常把他与陶渊明、白居易、柳宗元相提并论。
28:这山谷桃花盛开,落英缤纷,景色迷人,活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29:陶渊明是著名的文学家,写下了《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一批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
30:同时,大量的商贸活动出现在范成大的田园诗中,这在晋唐田园诗中是极为少见的,这也成为范成大田园诗在内容上有别于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田园诗的又一特征。
31:元代和魏晋南北朝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相似的社会背景,使得怀才不遇的元代文人都很追慕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洒脱超越。
32:遭受官场排挤,赋闲在家,没事到处掐花揪草、惹是生非的陶渊明,误闯桃花源开始,外来的**和尘世间的腐败,就进入了桃花圣地。
33:我曾经也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式爱情;但菊花已在现实生活中枯萎,而我也不再悠然。这并不是我喜欢你、你喜欢我便可以在一起的世界。这世界有山、有海,也有墙,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平坦。
34: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本是子虚乌有,不过是艺术家心中的理想世界罢了。
35:临别那天夜晚,苏辙送到船上,苏轼旧病复发,苏辙也终夕不寐,于是对兄长朗诵起陶渊明的诗劝其止酒。
36:陶渊明非常快乐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37:通过对这种生存范式的实践,陶渊明最终由一个漂泊的、苦闷的士人,转变成了一个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之上的诗神。
38:往年都是枯黄的杂草,今年居然大片大片的,20141017奔跑吧兄弟第2期都是金黄的小野菊,真是奇了,千杯万盏,就是陶渊明,也该叹为观止了。
39:这山谷桃花盛开,落英繽纷,景色迷人,活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40:我爱有一盆漂亮的茉莉花,虽然不像牡丹那样娇艳那样的五颜六色,也不像百合花那样翠色迷离自李唐来盛人世爱牡丹,晋陶渊明独爱菊。茉莉花但他有自己独特的美。
41:陶渊明的田园诗,如一幅情韵天成的田园乡村画卷,其风格平淡清新自然,而其风格的形成又是诗人艺术匠心独运的结果。
42:事实上,曾经的中国,并不缺乏诸如此类的信仰,比如孟子式的安贫乐道,比如陶渊明式的寄情山水,再比如细民百姓在一粥一饭中获得的简朴的快乐。
43:庄子和陶渊明就是这么一类人物,他们的精神简朴纯正,非渺小的人所能望其项背。
44:陶渊明放弃仕途,回归田园,在外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行径,但潇洒的五柳先生怡然自得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45:大文豪苏轼书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态丰腴、结体稳秘、横轻纵重,书法的潇洒奔逸、豪迈不羁与文章的隐逸高蹈、委运乘化相得益彰。
46:陶渊明不满朝廷腐朽、官场黑暗,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宁可挂印辞官,归隐田园.
47: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他避世的心态。
48:水乡田园是多么的美呀,春天的田园美不胜收!只要你细细品味,用心感受春天的田园风光,一定让你留恋忘返。这也难怪东晋着名隐士陶渊明放弃好好的官不做,要隐居村野,躬耕田园,过着与世无争、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
49:相比于陶渊明的逃离世俗,刘知几、吴兢的追随理想,明代大清官海瑞的辞职就颇有些赌气的意味。
50: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大家都向往这么一个纯净地方。
51:本文针对冈村繁最近在中国大陆出版的陶渊明新论提出批评。
52:谦让是苏东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从容;谦让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谦让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
53:陶渊明守着无弦琴,弹奏心灵的音乐。生活中的快乐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快乐来自心灵、教养、憧憬。
54:陶渊明发舒归隐之志的诗歌,往往是畅所欲言,而寄托故国之思的诗歌,则往往是微婉其辞,便如这首。
55:陶渊明所塑造的世外桃源,正是他心中理想世界的呈现。
56:陶渊明的人生是平淡的,他远离世外的纷争与嘈杂,向往世外桃源平淡的田园生活,自给自足,闲暇之时赋诗几首;月圆之夜,把酒对歌,此等生活乃平淡之典范。这样的生活,我喜欢!
57:陶渊明读书不死记硬背,是不求甚解,他只要知道文章大概意思就认为读完了。
58: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59:这种思想不可能不是对于不劳而获的地主阶级剥削制度的一种抗议和否定,这是在陶渊明以前文人诗歌的传统上没有出现过的光辉思想,比之单纯同情人民的思想在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上的出现,就思想质量上说,是一次更深刻的跃进。
60:“桃花源”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幻想、虚构出的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男女同耕,老少同乐的理想社会。
61: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隐士,同时也是田园诗歌的开山鼻祖。
62:漫步桃花园,我仿佛来到了陶渊明大诗人乘坐的那条木船上,看到陶渊明坐在船头,饮着酒,欣赏着风景,作着一首首优美的诗歌,钻进山洞,再次拜访那令人神往的桃花源。
63:陶渊明放弃仕途,回归田园,在外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行径,但潇洒的五柳先生昂然自得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