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李世民继承帝位之后,面对的是一个百废待举的局面,他以其雄才大略,发奋图强,平定了边疆;在内政方面,由于实施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史称“贞观之治”。
2:要说这贞观之治得来殊为不易,那是李家父子戎马半生才打下的铁桶江山。
3:唐太宗得一犯颜直谏的魏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政治修明,慎始敬终,开创贞观盛世。
4:唐太宗,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5:盛唐贞观之治,房玄龄孜孜奉国、知无不为,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王珪激浊扬清、嫉恶好善,魏征耻君不及尧、舜,以谏诤为己任。
6: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爱女高阳公主大婚,嫁与房遗爱,怎料房遗爱却心有所属对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不闻不问,一心照顾自己心爱的女子。
7:贞观之治的出现离不开李世民那安邦定国的雄才大略。
8:吴兢编《贞观政要》,便强调择善而从,“岂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已哉”。
9: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10:唐贞观二十三年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11:厥后开元之治虽是媲美贞观,而贵妃召祸,乘舆播迁,女宠代兴,夏娣继之,亦未始非阴盛之象。
12:唐朝贞观年间,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为政精明,整个大唐四海升平,国富民强,一时间修仙求佛也达到了顶盛。
13:陛下登基以来,大唐内忧外患,贞观之初,疮痍满目,百业凋敝,陛下殚精竭虑,食寝不安,继承先帝之大业,励精图治,果敢创新。
14: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为国事忧劳出,现了贞观之治。
15:列位大人,读史使人明智,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贞观朝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16:正是因为有了这类的法律规定,并鼓励严格执法,贞观时期,才出现了“制驭王公、妃子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的政治局面。
17:贞观八年,太宗修建永安宫;乾封二年,高宗增建太子宫,九成宫日渐败落。
18:房玄龄和杜如晦被称为房谋杜断,都是贞观时期李世民的重要助手。
19:张说主持编撰了《唐六典》,刘知几撰着了《史通》,吴兢撰着了《贞观政要》,学术著作硕果累累。
20:纳兰性德稍做思考后,还是慨然允诺,并和了一首《金缕曲》送给顾贞观,以表明自己营救吴兆骞当义不容辞: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外皆闲事。
21:后人称道的“贞观之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唐太宗具有“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忧患意识。
22:唐太宗李世民得一犯颜直谏的魏征,广开言路,虚心纳下,政治修明,慎始敬终,开创贞观盛世。
23:贞观初年,年轻的唐帝国迎来了最险峻的时刻,突厥两寇中原,泾州,武功告急,吉利直趋渭水河畔。
24:第三,唐太宗在贞观元年以后,为了稳定政局,建立新的统治秩序,还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招贤纳士、广求人才、多引官吏的方针政策。
25:22日,网友途经子午大道齐王村附近时,发现路边围墙已成“危墙”10月16日巷议热线用户反映:西安北二环贞观路的早市时有时无有,影响附近居民买菜。
26:到了贞观八年(634)十月,担任宰相职务刚满四年的李靖即以足疾辞任,而且言辞恳切。
27: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28:唐太宗克己纳谏、励精图治,开创贞观盛世;曾国藩克己戒色、修身治国,立下不朽功业。
29: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30:但是贞观诤谏不可能改变封建*制的本质,与今天的民主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31:如果对臣不给脸色,不加恩礼,追问细小过失,还希望君臣同德一心,关系融洽,是很困难的(《贞观政要集校》卷十《论慎终》)。
32:唐三彩出现,也因为唐朝陶瓷业飞跃发展,加上贞观之治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奢侈之风兴起,于是厚葬的风气也跟着兴了起来。
33:唐太宗要的是让宰相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以发现和提拔人才为第一要务,难怪贞观时代号称人才的黄金时代,济济多士,得人之盛。
34: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兵败官渡呢?假如当初唐宗不能听取魏征逆耳忠言,又怎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善纳忠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
35:假如当初蔡桓公能虚心听取扁鹊的劝告,何至于病入膏肓,一命呜呼呢?如果当初唐太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呢?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36:唐太宗励精图治,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贞观盛世。
37:唐太宗贞观十年在其子魏王李泰府设文学馆。由于太宗对李泰的特殊宠爱使其文学馆带有了与众不同的色彩并隐约与政治发生了联系。
38: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旌表蜀国丞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39: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了休养生息的策略,使国家经济得以迅速恢复振兴。
40: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捎平群雄,大定天下,治世有方而受万民拥戴,百姓安居乐业,父慈子孝,尽享天伦。
41:李世民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对内发展经济、安定人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奠下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
42:在伊吾(哈密)、鄯善等国臣服于唐朝之后,唐朝又于贞观十四年攻灭了西域上的绊脚石?高昌国,建立了西州和安西都护府。
43: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为人纯正,可以安定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