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他把弘历的名字写好,密封在锦匣之中,收藏于乾清宫内“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2:“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包括我们看影视剧,常常会从肱股之臣的议政场所看到一副匾额,上书“一团和气”四字,可见这四字在当时并非贬义。
3:当我看到“劳工神圣”的匾额时,不由得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4:房屋上的匾额影破烂不堪,其中一角已经掉了下来。
5:或有多财善贾,奇才异能,创办制造、机器、矿务、轮船、电报等局,或博闻强记,著书立说,均有益于国计民生者,当奏请朝廷给予匾额,以示鼓励。
6:高大的门楼上悬着一块匾额,四个凸雕大字,经过半年多的风雨侵袭,微微有些褪色。
7:慈山寺山门悬有两幅由国学大师饶宗颐所题的“入解脱门”及“不二法门”的匾额;门的两旁则各有一金刚力士。
8:宫门上的匾额“避暑山庄”乃康熙御笔。
9:这年秋天,学校开学,阳湖知县王允祖亲书“嘉惠俊髦”四字,叫人制成匾额,赠送给周岐阳,以示嘉奖。
10:我们进得边门,迎面是亩余大的园子,坐北有几孔窑洞式的佛殿,上悬一新制匾额:大雄宝殿。
11:上海翰林匾额博物馆是一家专业收藏展示匾额的民间博物馆,位于上海虹许路731号4号楼,与虹梅路休闲街近在咫尺。
12:看着门上的匾额,一明白标出,四个字,东乐参商,金边红字,分外醒目。
13:常识,曾经人人都有,所以“蘼芜满院泣斜阳”虽是古诗,贾府的清客们也要连叫两声“颓丧”,决不肯用作匾额的。
14:第二天,白家挂满了白色灯笼和白色的布条,白家的人都穿上了白衣,在大厅中放置亲友送来的奠仪和挽联、祭幛、匾额、花圈、纸活及送的“唪经”。
15:令人激赏的是匾额上的四个字“人间蓬莱”,古雅清丽,奇正相宜,豪宕中寓妍秀,灵动间存法度,即使外行人也能看出,绝对是哪位高人的大手笔。
16:“清正廉明”的匾额昭然天下,“肃静”、“回避”的虎头牌屹立在公案台两侧。
17:进山的地方,有一片大理石铺成的广场,广场上耸立着一栋高7米,长9米的牌坊,四个立柱支撑起一块匾额,上面锩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席范曾题写的"王羲之碑林"五个怀素体的大字。
18:在城外街面上马元海占地修建的砖木结构三面两层楼房30余间,大门顶有其秘书王翼天书写的“本固枝荣”的匾额。
19:谭剑之等“贾迷”商议,在西御街口的锦春茶楼为贾瞎子设一竹琴书场,正式挂出“竹琴绝技贾树三”的匾额。
20:当看到立在泰和楼门前匾额下的东家时,韩山总算松了口气,庆幸终于没再出什么幺蛾子。
21:连队营区坐落在小岛半山腰上,迎门匾额“军民联防模范连”几个大字格外耀眼。
22:在昆明筇竹寺,宋湘用草刷蘸紫土写的“玉案山”匾额和“护门帷遣白云,听钟声何处;依杖却分青霭,话竹色当年”的对联也十分耐人寻味。
23:同时大宅处处还体现“顺德居”主人刘桂顺的“感恩感德、祈望德泽绵延及后代”的思想,如大门后匾额“兰桂腾芳”,正堂后匾额“光前裕后”,皆含此意。
24:例如2005年先是将原先的“介寿堂”改名为大礼堂,大礼堂正上方原本高悬的国民党革命元老吴稚晖亲题的“介寿堂”篆书匾额也被卸下。
25:我站在"贵客云集"的匾额前,似乎听到当年盛况的喧闹声,实在无法跟门可罗雀的现实作一联想。
26:酒楼靠护城河,楼高三层,正门上方挂题有‘会仙楼’字的匾额,匾上系大红绸,门厅宽敞扎彩楼欢门,缪女暗叹:果真是,皇城内生意最好的酒楼该有的门面。
27:竣工之日,特设宴请名士蒲松龄题写匾额楹联。
28:匾额上还镌刻堡长、石匠、泥匠、木匠的名字。
29:形式可分匾额、对联、挂屏、屏风和家具装饰几类。
30:在他的吩咐下重伤员全部休息治疗,死亡的十二人则是火化装坛用白布包裹放置于,一间专门空出来的建筑内上挂一临时赶制的匾额“英烈堂”。
31:置身处于石家大院中心区域的石府戏楼,正北有穿山游廊院和佛堂院贯通相连,正南接南花厅院,戏楼正门上方有“厚德载福”匾额。
32:至今许多名胜古迹、佚事传闻与书法有关,匾额楹联、摩崖刻石、圣旨谏书都是一件件的艺术品。
33:在旧时衙门的公堂上,常挂有“明镜高悬”的匾额,官员常用其标榜公正无私,断案精详。
34:这匾额上"天地正气"四个大字写得真是剑拔弩张,气派非凡。
35:林则徐在兰州日日夜夜手不停毫,为纷至沓来的求书者写对联、匾额、扇面,如初六“早晨,书联、扇”,“夜、复补书各处纸幅,终夕未寝”。
36:可至今尚未查找到光绪御赐亲书的“广雅书院”匾额,但几经考证后,他终于确定了意喻为“学问渊博、平个端正”的“经明行修”匾额题词。
37:康熙政事繁忙,才打消了亲自祭墓的想法,只郑重题写了一块“高行清粹”的匾额,赐给于准,再一次公开表彰于成龙。
38:两旁灯火通明,正前方是一堵筑在水上的白墙,约两米高,上覆黑瓦,墙头砌成高低起伏的波浪状,正中一个月洞红漆大门虚掩着,有琴音和着曲声隐约传来,门上黑色匾额上书“梨园”两个烫金大字。
39:市人民政府送给李老医生一块仁心仁术的匾额,以表扬他从医六十年。
40:尚存历代名人书写匾额多面,楹联5副,碑石20余通,对诸葛亮毕生事迹和功迹概述甚详,字迹劲秀,古趣盎然。
41:见都是手抄本,蝇头小楷,字迹工整,挺拔苍劲,跟自家药铺大门上的匾额、两边的桃符联句和老爹左贵写的方子上的笔迹相同,应该是老爹左贵的手笔。
42:匾额语言精练,寓意深长,文采激扬,情趣盎然,将中国古老文化包蕴其中。
43:周桂霞辗转得知,匾额上的毛笔字是回大陆探亲的李万春所写,她拜托友人介绍两人认识,透过书信往返,周桂霞爱上了李万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