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诸子造句

1: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2:青山道观为家,晴赏白云苍狗、旭日烟霞,雨看雨打蕉叶、风卷残花,练剑打拳,诸子百家,这便是李无忧每日的生活。

3:老三书读得最好,什么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4:倩女离魂、梁祝、西厢记、窦娥冤的文本,百部小说、诸子百家、诗词散文、历史典籍的文本。

5:16岁时,葛洪开始读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之书,兼具文才武略。

6:要如何在诸子百家、万花齐放之学术流派里。

7:信内大谈学问、诗词歌赋、《史记》、《汉书》、诸子百家,东抄西袭,甚至于拉扯至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8:‘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传承下来,到了后世又逐渐被划归统流,称为‘九流十家’。

9: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

10:他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精通中华传统文化,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

11:诸子百家,道论昌隆,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12:当年,创汉功臣张良之八世孙张道陵生性好学,天文地理,河洛图纬,皆极其妙;诸子百家,三坟五典,所览无遗。

13:不论是诸子百家还是唐宋八大家,也不论是先秦散文还是唐诗宋词……只要符合这个标准,就足以成为经典教育的优秀范本。

14:通览庄子之外的诸子百家和其后的二十五史,几千年间众多的策士谋士,这家那家,多在教人怎样谋官位夺王位固君位,然而庄子却劝人逃官位王位。

15:(在《诸子百家》15集时,用头搞定了一个秦国铁骑兵)《夜尽天明》中得到非攻,《诸子百家》中得到墨眉(“非攻”。

16:一笔好字,几句歪诗,使得几下拳脚,尤其是在娱乐方面吹拉弹唱、双陆象棋、蹴毽打球、相扑泡妞、诸子百家、拆白道字几乎要样样来得。

17: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春秋到战国,小规模的局部性战争发展为有庞大军队参加的、持续数月乃至数年的、长距离作战的总体性战争,职业化军人和军事谋略家(诸子百家中的“兵家”)群体逐渐兴起,军事后勤及其他军事技术获得了长足改进。

18:人生有百味,爱恨情仇、离合悲欢皆于百味之中,品过方知真意。书中有三味,则为经、史、诸子百家味,读过方知深蕴。

19:计划生育天天宣传,优生优育亲身实践。父慈子孝弟子礼仪,优良传统都要继承。诗书礼乐诸子百家,富贵吉祥节节开花。优生优育有礼有节,爱我国家央央中华。中国人口日,富贵吉祥时!

20:行书楷书都是字,柔中带刚昭日月。诸子百家立学术,戏曲神话是传说。诗词歌赋就是歌,我们都在歌里过。国际母语日,汉语文化,渊源流长。传扬母语,唇齿留香。共同努力,世间芬芳!

21:泱泱中华五千年,诸子百家奇葩妍。虚名不慕利不贪,青云之志敢为先。勤学不厌行不倦,静以修身习经典。严以律己铭于心,华夏和谐到永远。

22: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

23:荀子生于古代的封建制度要被推翻,以将建立强权*制为目标的秦国为乱世打上休止符的时期,可谓是乱世之末的大儒家,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24:"四书"必修课教育如果成功,兴许以后能增开新的内容,将诸子百家都加上。

25:自道术为天下裂,诸子百家之书纷然并出,言天者主于虚无,言道者弃夫仁义,言俭者不知约之以礼,言刑者不知本之以德,为己者不知有人,为人者不知有己,道德之中,于斯失之。

26: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甚至墨法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在金庸小说中被有机地熔于一炉。

27:爷爷最爱读诸子百家的散文。

28: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

29:一关于儒学何以会被汉代统治者接受而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因,学者们虽多有论及,亦多近理,但似乎尚未揭橥根本原由。

30:一时之间,群贤毕至,诸子咸集,传业授道,习经学艺,门生如云,声势浩大,学宫规模,恢廓壮观。

31:他虽博综古代典籍,依然无法尽晓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学。

32:战国诸子中,既在思想学识上堪称“博物君子”,又能“出将入相”、创下不朽功勋者,商鞅可谓首当其选。

33:现在我大唐为官之胡人,远甚陛下先祖,且文臣武将诸子百工不一而足,天朝之威仪,旷古绝今矣!对诸方杂胡,我朝应不视为外人,拣才华横溢者为之用。

34:先秦诸子时代是中国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确立了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价值形式和人之安身立命之所。

35: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在批判吸取了先秦诸子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将法家的治国思想融会成为一个法、术、势三要素相结合的系统的思想体系。

36:清朝另一位一品重臣则干脆把“多磕头,少说话”的处世经传诸子孙,冀望他们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永保富贵。

37:先秦诸子学之复兴,后海先河,穷源竞委,更成一时思想解放之关键。

38:谁也不知道苍莽大陆存在多少年历史了,六万四千八百年前苍莽大陆人才济济,百家诸子争鸣,诸子时代末期爆发了至人之战,上至至人下到信徒百姓,甚至引出神人出手。

39:在中国先秦社会的诸子百家争鸣时代,各种思想争锋交错,三教九流随着群雄神州逐鹿起伏跌宕,我心向往之!怎奈西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0:这是一个精彩的世界,诸子百家,蜂拥而起,百圣争鸣。

41:人间但存浩然气,千秋功业尽谁意,剑在手不问天命问我心,诸子百家竞争鸣,良禽择木各自栖,是非曲直敌友自有因缘定,英雄一诺重千金,意气相倾山可移,借我苍生意长歌天地慕丹心。

4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的诸子百家争鸣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3:班固的说法虽然有张扬儒学的意思在内,但他也看到了先秦诸子思想对话与争鸣发展的路径,是由各执一端走向百川归海。

44:读政治书,以养大气;读业务书,以养才气;读文学书,以陶冶情操;读史书,以使己明智;读诸子百家,以思圆行方。

45: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我国学术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

46:皇帝赢政手里握有最大权力,龙心一怒,就来了个焚书坑儒,诸子典藉,除医、农之书,尽皆烧毁,有偶言之即弃市,私藏更至灭门。

47:父亲教他识字,读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教给他做人的道理,让他要心存仁爱,惜老怜贫。

48:本文从“仁爱修身与道德自我完善”、无为不争”和“勿以暴力抗恶”、兼爱与全人类的爱”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诸子学说与托尔斯泰创作之间的联系.

49:痛恨宋儒疑经改经之悖谬,毛奇龄强调诠解经义必以实据为凭他严格地遵循以经证经的论学之方,而且还兼采诸子百家以及后儒之说以为旁证。

50:马一浮不认同诸子百家出于王官之学的说法,他认为,由于学习六艺者各有所偏重,往熟悉的方面一路,于是都仅得六艺之一二,不及其余,因此形成各有得失的诸子百家。

51:他们认为,要明确中国思想学术的研究内容,首先应该抛弃传统的道统观念,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诸子百家之学,只要是在学术史上确有创见的思想学术,都应在学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52:群雄并起,战火纷飞,每位君主,百家诸子,均有开天辟地,排山倒海之威能。

53:在思想史研究中,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为本位,在海内内外已成为绝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但这本位不仅表现在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对儒家伦理的认同,还深入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消费生活,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无所不包的文化,主导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

54:杂家之所以称为杂家,就是因为它内容综合诸子,兼容并蓄。

55:碑文最后,列有太祖诸子及孙的名讳,倒没有将朱允炆一笔抹杀,在“孙”。

56:在讨论物权和债权两者的关系时,诸子百家,众说纷纭,但恐怕最能让人折服的还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观点,为物权的重要性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前提。

57:老子任周室守藏史的经历使得他得以全面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和古人的思想精华,也使他能够接触和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积累了知识,锤炼了思想。

58:封建诸子,巩固天下,如盘石之安,夙夜图治,兢兢业业,不敢怠遑。

59:从这个角度说,先秦法律思想是秦汉律学得以的一个理论基础,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尤其是有关法律的学说,是后代律学家所继受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60:二两千年来的孔子诸种神话产生于混乱之世的儒学,以其致力于社会伦常秩序的整合和政治一统局面的追求,归宗于先王之道,认同于宗法礼乐文化,终于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

61:产生于混乱之世的儒学,以其致力于社会伦常秩序的整合和一统局面的追求,归宗于先王之道,认同于宗法礼乐文化,终于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

62:在诸子百家中,道家对男女之道的研究是最令人看好的,这不是因为道家的学说比其它的学说更有道理,而是道家的男女之道最讲实用性,所以也就被社会广泛的接受。

63:不仅艺术,学术也是非常有“攻击热情”的。先秦的“诸子百家”,都在互相攻击。我们看现在有些学术文章、学术会议,幸亏尚有规范,一旦失范,无异热情的刀剑。

64:先秦散文以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庞大气势和精妙笔法立于中国散文的源头,该文着重对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高超写作艺术加以描述。

65:夫人卞氏,抚养诸子,有母仪之德。

66:他的法律思想融合了诸子百家的观点而自成一体。

67:古希腊学者把从事学术活动作为一种谋生方式,他们通过办学收费和吸引*贵的捐款过日子,这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谋生方式是相同的。

68:贾谊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悲剧的典型,他的思想颇得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沾溉,同时也润泽后人。

69:这些特征主要有钱币、文字、官制和爵秩制度以及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等,基本涉及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思想文化等几个方面。

70:公孙弘之阿谀取宠而缘饰以儒术,可谓儒学演变为儒术这一过程之终结,然考其开始与其过程,则可谓是儒学在当时世风之影响下,与诸子百家融合的过程,而开其端者,则即是荀子。

71:由于士阶层的出现及国家任用贤能而不是任用世袭贵族这一变化,又促使了士阶层的活跃,促使了诸子百家的争鸣和战国学术的繁荣,以及各种文化事业的发展。

72:我们认为诸子百家普遍称引黄帝的事迹,甚至托言黄帝以自重,这正是黄帝在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反映,说明黄帝传说确有真实的历史核心。

73:唐代思想解放,诸子学说重兴,沉寂多年的墨学亦受到重视,唐中期韩愈、柳宗元等都对墨学做过研究。

74:列国诸子倡议不同学说,造就百家争鸣,承先启后,开创中华万世根基。

75:我们的策略是:横向链接诸子百家,纵向复制连锁网点!

76:我们的策略是:横向链接诸子百家,纵向连锁网点!

77:诸子百家的思想言论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这个问题。

78:及葬,诸子仓皇无敛衣,仅以其衬衫裹葬而已。

79:认识诸子百家的产生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进在思想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80:企业管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剧烈变动,政治上的动荡纷争进而导致思想上的百家争鸣,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诸子百家蜂起立说,形成中国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

81:南霸天依仗官府庇护,诸子百家,鱼肉乡里。

82: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

83:儒学起于往圣,处乱世而衰,佛教西来,又经诸子拯其流弊,大辂椎轮,先河后海,衍绎迁变,才有如今包罗万象之面貌。

84:自三皇以降,先秦诸子,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三字一出,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任凭你考三王、叩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致良知之教也。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