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尚书造句

1:一度因病辞职归里,后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以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升南京户部尚书

2:卫所是明太祖称帝前在南京创建的,是明朝军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制度是模仿北魏隋唐的府兵制、又吸收元朝军制的某些内容而形成的,属于自给自足的军屯类型这种体制是1363年由原元朝户部尚书张昶提出的。

3:女子扬扬得意的看着慕凌云,“家父姓刘,在朝中当尚书一职。

4: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

5:联系《尚书·尧典》所说“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历史背景,可将我国观象授时的考古实证上推至距今四千一百年。

6:能官至尚书者屈指可数,因此免去军藉者为数有限。

7:直到西太后下令由朝廷理藩院尚书麟书、刑部侍郎薛允升为钦差大臣,专到江宁复查此案,终于得以平反此案,将诬陷平民的缉捕官员处刑。

8:朝廷任命邢大人为*弯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少子少保,以及赏三眼花翎,赐穿黄马褂,其封赏虽说前无古人、殊荣之极,但却也是名实相符,令人心服口服。

9:而他初识孟星河,就被他一手漂亮的行书,气吞山河的新诗,及县衙公堂上临危不俱,就连他这个尚书令面前,也是不卑不亢,不献不讨,所打动。

10:提个建议,就被革职杖罚,倒霉!倒霉!不久,安南地区叛乱,兵部尚书毛伯温受命出征,俞大猷抓住机会,毛遂自荐,还陈述了自己的作战方案。

11:之罪名,构陷兵部尚书杨宗轩密谋造反,将其全家满门抄斩。

12:哪知找到张青云后,他却不肯相认,王怜娟举目无亲,在客栈生下孩子后,含恨而死,适逢蒋尚书巡视江南,得知详情,力斩张青云。

13:首辅吕不群领衔的吕党,大将军兵部尚书陆思法为首的陆党,吏部尚书李元之为首的李党,门下省侍中张臣为代表的士族党,泾渭分明。

14:更有甚者,国子监生陆万龄、万历进士阎鸣泰还有督饷尚书黄运泰等人,竟然上书对其歌功颂德,说其是民心依归,天心向顺,称其“尧天地德,至圣至神。

15:天绥294年4月23日晚,兵部尚书和禁军统领急冲冲的走进了皇宫,眼下,帝国风雨飘摇,绥江王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16:熊?作为兵部左侍郎,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刚正不阿,而且平时为人低调,和兵部尚书刘大夏的关系亦是非常好。

17:设部以后,以尚书及左右侍郎为主官,监督执行有关部、电、路、航的政令,袁长坤当仁不让地出任邮传部电政负责人。

18:但事实上李靖确实是一位出将入相的人才,但这老狐狸太狡猾,他深深地懂得功高震主,物极必返的道理,所以他在任尚书仆射期间,史书上说他:恂恂似不能言。

19:至于两朝的达官显宦有很多鲜卑人位至宰相的就有20余人,其他如尚书、侍郎,地方上的都督、刺史,更不胜枚举。

20: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与“官本位”并行不悖的是“民本思想”,如《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等。

21:公元450年,宋文帝刘义隆准备出兵进攻北魏,与尚书仆射徐湛之商议此事,结果步兵校尉沈庆之大不以为然,说道:“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22:乾隆还要求把他的旨意交总管内务府大臣,传谕所属一体知悉;再缮录一通交尚书房、敬事房存记。

23:僖宗李俨迁都凤翔,改元中和元年,令郑畋为西歧州内外诸军都诏讨,加兵部尚书衔,速草檄文诏令天下各道兵马入京师勤王。

24:嗯,此去辽东我兄弟三人一定要立下丰功伟业,不实现卢尚书驱除东虏的遗志,绝不回关内!

25:宋淳熙四年(1177),户部尚书韩彦直来温任知州,其时河政不修,韩彦直用公私积蓄90余万银两,率幕僚与民工13000多人,开浚环城河23000余丈。

26:尊母亲苟氏为太后,让哥哥苻法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等,相当于军政一把抓,并且把东海王的爵位也给了他,使他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二号人物。

27:为了照顾石虎的情绪,不仅任中山公石虎为太尉、尚书令,晋升爵位为王。

28:接着,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举荐说,侍中郭攸之、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人都是坚贞忠直,能够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29:礼部尚书那数万字的慷慨激昂,一下子将浙江全省上至巡抚、布政使,下至知州、知县参了个够,仔细计算下来,浙江全省有半数以上官员要被撤职查办。

30:前朝礼部尚书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更是风靡一时。

31:环顾西解甲庄村,老人的房子是现存比较完整的老屋之一,建筑风格相似,从中可见“尚书府”建筑群的端倪。

32: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人,博识有志,任过太守、尚书等职。

33:“玩物丧志”,那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遗训,典出于《尚书》的“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34:尚书徐宣,体忠厚之行,秉直亮之性;清雅特立,不拘世俗;确然难动,有社稷之节。

35:光绪皇帝听说景陵的隆恩殿被烧后震怒,立刻派户部尚书赵尔巽、军机大臣兼户部右侍郎铁良为钦差大臣专程到东陵查办此案。

36:斗斟酌元气,运乎四时;尚书出纳王命,敷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若不平心,灾眚必至,诚宜审择其人,以辅圣政。

37:明朝十六帝中,除了明武宗信奉藏传佛教以外,都信奉道教,明代宗、明宪宗、明孝宗、明世宗都曾任命道士为礼部尚书

38:从汉代起,官员们为给皇帝留下香喷喷的好印象,总爱含鸡舌香觐见,“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连汇报个事儿都怀香握兰,这是何等讲究。

39:如因旧损需换新印者,“给讫限,当日以旧印申纳尚书礼部棰毁”,也有先锉去印面一个角,集中销毁的。

40:王尚书当然指的是王在晋,此人在清修明史中背描绘成了一个十足的窝囊废,完全就是用来衬托孙承宗和袁都督的光辉形象的绿叶。

41:纵然田海旺冥顽不灵,可惜他性子太过软弱,虽是前任刑部尚书之子,但威望反倒不及国旭,只要国旭肯听我号令,田海旺不足为患。

42:起初姜维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后来随着蒋琬、董允的去世,姜维资历逐渐攀升,与费祎同录尚书事。

43:另有涂鸦互动,童趣游戏,尚书府酒店优惠等一大波福利来袭。

44:古籍《尚书·尧典》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45:天明了,吏部尚书江天明家门口,一群黑衣人松松散散的站着。

46:刑部尚书卫文升乃是大隋开国元勋之一,骁勇善战,多谋善断,昔日隋文帝杨坚对其十分赏识,誉为大隋王朝之“紫骝马”。

47:不久又赏赐解缙等人“金绮衣”,待遇与尚书相当,对他们说:为皇帝代言,关系国家机密,而且早晚随侍朕的左右,裨益不在尚书之下。

48:一次,皇上突然驾临尚书府作客,席上除了山珍海味外,夫人特意烧了一样徽州家常菜火锅。

49:该石碑刻成于为明代嘉靖6年孟月吉日,是为颂扬明代建文帝时期,资政大夫、吏部尚书、富平籍人张紞,舍身报国而制碑。

50:尚书郎的死,未必是奸臣杀的头?刘璈的不幸,是清末湘淮之争的牺牲品,湘军已失势,冲冠一怒又如何?云溪无言,默默承受着,忍受着失落、屈辱和悲痛。

51:祖父米思翰在康熙年间任议政大臣,当过7年的户部尚书,掌管国家的财政大权,曾经大力支持康熙帝的撤藩政策,深受康熙帝的器重。

52:此外,福康安从小就被乾隆接到宫中亲自培养,对他极为器重,先后任其为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太子太保恩宠可谓隆极一时。

53:久闻谭尚书才貌甲冠天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54:祖父虽年逾花甲,眼见国破乡危,气冲牛斗,遍洒英雄帖,柬邀山东各路义师头领会盟泰山观日峰,响应南京尚书史可法号召抗御清军。

55:他担任侍御史的时候,有一个尚书省的左司郎中王本立,很得高宗的喜欢,恃宠弄权,朝廷上下莫不畏惧,狄仁杰愤而上表,请求高宗将其交付法司治罪。

56:李肇曾任尚书左司郎中、翰林学士,唐宪宗元和中为中书舍人。

57:不敢,下官宣帅幕府赞画,兵部尚书左司郎中萧……那个言,见过贵人!却不知贵人官讳上下如何称呼?

58:韩定辞,深州人。为镇州观察判官、检校尚书祠部郎中,兼侍御史。诗一首。

59:《晋书·周传》中记载了当时任尚书左仆射的周“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子”的故事。

60:先说这杨嗣昌,乃是已革三边总督杨鹤之子,其人生得相貌修伟,机变灵活,问对用兵,议论风生,口若悬河,崇祯帝十分喜悦,以为其是个文武全才,一连三升,做到兵部尚书

61:著名文学批评家,著有《中国文学批评》、《中国散文概论》、《春秋三传考证》、《左传通论》、《尚书今语》等多部。

62:该院将“一钱太守”、“二不尚书”等清官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镌刻在“清官墙”上,让干警们不忘职责操守。

63:先头部队旗开得胜,捷报传来,李自成兴奋异常,于是决定让权将军田见秀以及李自成夫人高氏和六政府中一把手尚书官留在西安,他亲率20万大军起行。

64:为了避免刺激*弯,他特意在结尾处将“外交关系将终结”一句删掉,而借用了《尚书》中的用语,改成了“(日本)将尽自靖自献之至诚而善处”。

65:伍炳亮从做木工学徒开始,踏着时代的步伐一路走来,现在成了成功的老板、著名收藏家、鉴赏家,“颇有官到尚书吏到都的景象”,欣欣自得是自然的事。

66:并引《后汉书·祭祀志》的记载,皇家谱牒藏于石室金匮中,尚书和太常进行查验交接,题签印封谓之“表书署函”,这种活动就是“检”字的本意[整理]。

67:并引《后汉书·祭祀志》的记载,皇家谱牒藏于石室金匮中,尚书和太常进行查验交接,题签印封谓之“表书署函”,这种活动就是“检”字的本意。

68:青土湖原名潴野泽、百亭海,潴野泽在《尚书·禹贡》、《水经注》里都有过记载,称“碧波万顷,水天一色”。

69:其中观象台的发现,印证了《尚书·尧典》所记载的尧“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历史功绩。

70:《尚书》中就有“酣歌恒舞,苟于货色”的记载。

71:年份: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一代大儒朱熹将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一起刊刻,合称四书。再加上先秦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72:最大的缺点是所辑谶纬文字均不注出处,使人难于稽考核实:其次是对纬书的概念及纬书的范围不太明确,因此把讲五行灾异的《洪范五行伟》也辑入《尚书纬》中。

7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阐述了我国传统的执政治国思想: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国家的基石,国家才能安宁。

74:甚至连驿马塘报都不敢传送朝旨公文,尚书省和中都以南的信报交通几乎被隔绝了。

75:霍维华跟吴淳夫一样的心情,愁肠百结,忧容满面,慨叹问:吴尚书,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要是不顺从九千岁,他还会施行更恶毒的手段来。

76:《尚书》定位是“诗言志”,而孔子则断言“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观群怨”,载道、济世、传家。

77:同时精选“一钱太守、二不尚书、三汤巡抚、四知先生”四位古代清廉典范和抚宁本地廉吏翟鹏、张巨两位务实为民的故事,对历史上的清官廉吏进行宣传。

78:在卢尚书的府上住了将近一个月了,夏河一开始时刻戒备,提防卢尚书口中所说的先天敌人,可是敌人久候不至,夏河也渐渐放松了,专心修炼太上灭道经。

79:但是此时的尚书台在体制上仍然属于少府序列,官品低微,所以另派大将军、大司马、太傅以录尚书事的名义秉政。

80:三公尚书二人,掌天下岁尽集课;吏曹掌选举、斋祠;二千石曹掌水、火、盗贼、词讼、罪法;客曹掌羌、胡朝会,法驾出,护驾;民曹掌缮治、功作、盐池、苑囿。

81:想丞相天威,尚书营垒,总戎露布,叁府战功,经略边筹,将军忠节,流风余韵,重重触到心间。

82:庚子,特进张说复为尚书左丞相,同州刺史陆象先为太子少保。

83:魏丞相泰欲革易时政,为强国富民之法,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苏绰尽其智能,赞成其事,减官员,置二长,并置屯田以资军国。

84:己巳,尚书右丞相张说、御史大夫崔隐甫、中丞宇文融以朋党相构,制说致仕,隐甫免官侍母,融左迁魏州刺史。

85: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诸葛亮受任丞相、尚书事。

86:自中唐以后,由于仆射被排斥于宰相行列之外,尚书省的地位因受到使职差遣的冲击,加上用非其人,其享有的地位就逐渐下降了。

87:第十七回秦琼五人长安赏花灯,尚书府射圃被改作球场,宇文公子上坐,左右陪着两位平康巷聘来的美人金凤舞和彩霞飞。

88: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出自: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仰:抬头。俯:低头。对天、对人、对己都无愧。

89:到清时,大学士赞理机务,表率百僚,但兼殿内及六部尚书衔。

90:同时明代在户部的用人政策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户部尚书任职的短暂以及他们大多不得善终的结局,也暴露出当时的政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91:苏某之字,东涂西抹、春蚓秋蛇,焉敢于宋尚书面前班门弄斧?

92:于公,相公任礼部尚书以来始终克已奉公虚怀若谷,百里挑一;于私,丞相大人还是相公的恩师,名师高徒也曾是一段佳话美谈。

93:尚书:“莜莜,谢谢你。也希望你能记住,我的女人没必要为了大局而牺牲。兵败,是为将者失职。国亡,乃为君者失信。千古兴衰,从来与红颜无关。你只需在后方安心等我们凯旋。”。

94:雍正十三年十月,以西北两路大军已撤,大小事件俱交*理事务王大臣办理,遂裁撤办理军机处。*理事务王大臣: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协办*理事务:平郡王福彭、大学士徐本、朱轼(乾隆元年九月卒)、公讷亲,尚书海望。

95:这大鹏明王塔毕竟是严尚书家的私产,不能把这东西放在这里,只是这头黑狼如此巨大,怎么才能搬运出去?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