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种旁有一本小册子,乃我生平之作,算不上杰作,亡国之音而已。
2:我认为张庆熊老师的《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似乎有“言过其实”之嫌。
3:儒家推崇的就是这些礼乐,把流行乐看成是郑卫之声,亡国之音。
4:这位复旦学子眼中的和蔼教授连夜怒书《“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一文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5:前方将士在浴血奋战,而后方的一些歌舞厅仍在播放醉生梦死的亡国之音。
6:晚唐五代的郑卫之音、流靡之变太低俗,南唐君臣的亡国之音太哀伤,都不适合大一统王朝的时代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