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司天台分句解释:

1:拂云朱槛捧昭回,静对铜浑水镜开

2:太史只知频奏瑞,苍生无计可防灾

3: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

4: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

司天台 / 作者:李山甫

拂云朱槛捧昭回,静对铜浑水镜开。

太史只知频奏瑞,苍生无计可防灾。

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

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


司天台解释:


诗词《司天台》是唐代李山甫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君王登上司天台观天象的情景,表达了对天象变化的敬畏之情。

译文:

拂云朱槛捧昭回,静对铜浑水镜开。

太史只知频奏瑞,苍生无计可防灾。

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

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

诗意:

诗人通过描述君王站在司天台,透过水镜来观察天象的景象,表达了对天象的敬畏之情。太史们只知道不时呈献祥瑞,但是人们无法预防天灾。诗中提到历史上景公的善行使星回退,汉武帝因为推崇忠诚而使朝廷祥瑞频现。诗人在最后问道,为什么在这个光景之下,官员们却对此毫不关心,天上的好天良月被司天台锁住。

赏析:

《司天台》通过描绘司天台观天象的情景,展示了作者对天象的敬畏之情。诗中的景色描写简洁而形象,通过对太史只知瑞兆而无法预防灾祸的刻画,表达了人们面对天灾时的无助与无计可施。诗人通过历史上景公和汉武帝的例子,探讨了政治中忠诚和善行的作用,暗示了人们对天灾的无奈和对政治的不满。最后一句诗用对比的手法,反衬了司天台上的美景和官员们的冷漠,形成了诗歌的情感冲突。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直截了当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天象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敏感。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