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下第后屏居长安,书怀寄太原从事分句解释:

1:刖足岂更长,良工隔千里

2:故山彭蠡上,归梦向汾水

3:低摧神气尽,僮仆心亦耻

4:未达谁不然,达者心思此

5:行年忽已壮,去老年更几

6:功名生不彰,身殁岂为鬼

7:才看芳草歇,即叹凉风起

8:匹马未来期,嘶声尚在耳

下第后屏居长安,书怀寄太原从事 / 作者:刘驾

刖足岂更长,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蠡上,归梦向汾水。

低摧神气尽,僮仆心亦耻。

未达谁不然,达者心思此。

行年忽已壮,去老年更几。

功名生不彰,身殁岂为鬼。

才看芳草歇,即叹凉风起。

匹马未来期,嘶声尚在耳。


下第后屏居长安,书怀寄太原从事解释:


中文译文:

下第后屏居长安,书怀寄太原从事。

刖足岂更长,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蠡上,归梦向汾水。

低摧神气尽,僮仆心亦耻。

未达谁不然,达者心思此。

行年忽已壮,去老年更几。

功名生不彰,身殁岂为鬼。

才看芳草歇,即叹凉风起。

匹马未来期,嘶声尚在耳。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由唐代刘驾创作,描述了他下第(考试不及格)后居住在长安的心情,并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对未知未来的期许。

诗的开头,作者说“刖足岂更长”,表达了他对自身状况的无奈和不满。他常常思念离故乡千里之遥的彭蠡山,梦想着能归去那里的汾水之滨。作者认为自己的境况因为被困居在长安而愈发低贱,甚至衰弱到连神气也消逝殆尽的地步。他心中的仆人也感到羞耻。

然后,作者表达了不仅是他自身,对于未能达成目标的人而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实。达到目标的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而未达目标的人也会对此心怀忧虑。

接下来,他提到自己已经年岁渐长,但是与此同时,他的离去时间也更加不确定了。他对功名的渴望没有实现,但是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个鬼魂一样的存在。

最后,诗人看到芳草谢了,凉风吹起,这让他不禁感慨万分。他希望早日有匹马来接他,因为马嘶的声音还在他耳边回响着。这里的匹马也可以理解为希望他的人或者机会的象征。

整首诗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表达了对于自身境遇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渴望和希望。通过细腻的形容和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