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冬日杂兴分句解释:

1:杨柳迎霜败,枇杷隔岁花

2:柴桑今学隐,杜曲旧为家

3:北讯时闻雁,南烹久厌蛙

4:归津隔吴越,随地且桑麻

冬日杂兴 / 作者:赵蕃

杨柳迎霜败,枇杷隔岁花。

柴桑今学隐,杜曲旧为家。

北讯时闻雁,南烹久厌蛙。

归津隔吴越,随地且桑麻。


冬日杂兴解释:


《冬日杂兴》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杨柳迎霜败,

枇杷隔岁花。

柴桑今学隐,

杜曲旧为家。

北讯时闻雁,

南烹久厌蛙。

归津隔吴越,

随地且桑麻。

【中文译文】

柳树叶迎接霜冻凋谢,

枇杷花在岁月之外绽放。

柴桑如今成为隐士的学习场所,

杜曲仍是过去的家园。

北方的消息时常传来雁声,

南方的人久已厌倦了蛙声。

回到京城,与吴越之地相隔,

随处可见桑和麻。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冬日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寒冷冬天的图景。赵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的开篇写到杨柳迎霜败,柳树的叶子在霜冻的严寒下凋谢。这一景象传达出冬季的凄凉和寂寞感。接着,枇杷花隔岁开放,表明冬天依然有一些花朵能够在寒冷中绽放,带来一丝生机。这种对比展示了自然界的韧性和生命的顽强。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柴桑和杜曲两个地方。柴桑是一个隐士的学习场所,这里的人们追求隐逸的生活和学问修养。而杜曲则是过去的家园,暗示着作者怀旧故乡的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人们的生活状态。北方时常传来雁的消息,北方的人们通过雁声来了解外界的动态。而南方的人们则厌倦了蛙声,暗示他们对南方的生活已经感到厌倦。

最后两句写到回到归津,与吴越之地相隔。归津是指回到京城,作者感叹回到京城后与吴越之地相隔遥远,表示离故乡较远的感受。随地且桑麻,表示桑和麻这种农作物在各处都可以见到,与乡村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冬日杂兴》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冬日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故乡的怀旧之情。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乡土之情的表达。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