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分句解释:

1: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

2: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

3: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

4: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

5: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

6: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

7: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

8: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

9: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 / 作者:崔曙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

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

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

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

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

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

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

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解释: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

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

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

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

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

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

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

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

中文译文:

在大通和尚的塔上过夜,敬赠给如上人,并呈给常山人和孙山人。

支公已经远去,塔影印在古老的山上。

又有真正的僧人来到这里,道场救度众生的痛苦。

他们信奉微妙的法门,在此宿世净土。

他们可以观察自己的身心,无欲无求。

参天的松树照亮了月光,云雾轻敲着房门。

远山突然闪电,夜晚来了前山的雨。

灯火中有鸽子栖息,敲鼓声传来。

黎明后南轩敞开,秋天的光辉清洁了天宇。

希望能将离世的尘埃都抛开,向你致敬并致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崔曙在唐代写的,描写了他在大通和尚塔上过夜的情景,以及对僧人们住持戒律,修行解脱的向往和赞颂。

首先,诗中提到了支公,可以看出崔曙对支遁的尊敬和敬仰。同时,表达了对影塔山的敬畏之情,暗示着佛教的普及和流传。接下来,诗人颂扬了真正的僧人能够通过道场救度众生的痛苦,寓宿于清净的土地上,远离尘世的纷扰。

诗人通过描绘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的境地,表达了对修行者能够舍弃欲望,超脱尘世的赞美和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大自然的景色,如松树映月,云雾轻敲房门,远山闪电,前山雨等,使诗句更加生动。

最后几句寄托了诗人对自己的愿望,希望能抛开尘埃,追求出世的境地,向如上人表达敬意。诗的整体意境高远清净,表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和出世境地的向往和赞美。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