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题徐参议画轴三首·赤壁图分句解释:

1:乌林赤壁事已陈,黄州赤壁天下闻

2:东坡居士妙言语,赋到此翁无古人

3:江流浩浩日东注,老石轮囷饱烟雨

4:雪堂尚在人不来,黄鹄而今定何许

5:此赋可歌仍可弦,此画可与俱流传

6:沙埋折戟洞庭岸,访古壮怀宽黯然

题徐参议画轴三首·赤壁图 / 作者:王炎

乌林赤壁事已陈,黄州赤壁天下闻。

东坡居士妙言语,赋到此翁无古人。

江流浩浩日东注,老石轮囷饱烟雨。

雪堂尚在人不来,黄鹄而今定何许。

此赋可歌仍可弦,此画可与俱流传。

沙埋折戟洞庭岸,访古壮怀宽黯然。


题徐参议画轴三首·赤壁图解释:


《题徐参议画轴三首·赤壁图》是宋代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乌林赤壁的景色和表达对东坡居士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景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乌林赤壁事已陈,

黄州赤壁天下闻。

东坡居士妙言语,

赋到此翁无古人。

江流浩浩日东注,

老石轮囷饱烟雨。

雪堂尚在人不来,

黄鹄而今定何许。

此赋可歌仍可弦,

此画可与俱流传。

沙埋折戟洞庭岸,

访古壮怀宽黯然。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乌林赤壁的景色和表达对东坡居士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景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乌林赤壁为背景,乌林赤壁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战斗场景,同时也是文人雅士们钟爱的题材之一。作者通过描述乌林赤壁的事迹,表达了对这段历史事件的敬仰和称赞,使其声名远播。

接着,诗中提到了东坡居士,指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他以他的才华和智慧闻名于世。作者称赞苏轼的言辞和才华,认为他的赋文无人能及,显示了对苏轼的崇拜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物表现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江水东流不息,老石轮囷沉浸在烟雨之中,这些景象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变化。雪堂仍然存在,但人们已经不再前来,黄鹄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这些描绘展示了时光流逝和事物的转变。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这幅画作和赋文的肯定和赞美。作者认为这幅画和这篇赋文都具有传世的价值,将会流传下去。最后一句以访古壮怀宽黯然来结束,表达了作者访古怀古的情感,对历史的追忆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乌林赤壁的描绘以及对东坡居士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思考。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