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招屈亭 / 作者:汪遵 |
三闾溺处杀怀王,感得荆人尽缟裳。
招屈亭边两重恨,远天秋色暮苍苍。
|
|
招屈亭解释: 《招屈亭》是唐代诗人汪遵的作品,描述了三闾溺处杀怀王之后,荆人都穿上了哀悼杀怀王的丧服。诗人站在招屈亭旁边,思念怀王和他们共同的故乡,远望着苍苍的秋天。
招屈亭泛指招魂的亭子,此处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哀思。
诗中抒发的是诗人对杀怀王的事情以及整个时代的不满和悲痛之情。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痛苦感同身受,感慨万分。
相比于其他宫廷诗歌的华丽和婉转,这首诗较为朴实而深刻地描绘了人与时代的悲伤,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和战乱的现实。
诗歌英文译文如下:
BesidethemournfulZhaowuPavilion,
Wheresorrowfulkingwasputtodeath,
ThepeopleofJingarewearingblackmourningclothes,
Thedistantskyismelancholyanddesolateintheautumn.
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杀害怀王的愤懑之情。诗意深沉,气息凄凉,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代的厌恶和思乡的思念之情。诗词表现出作者深沉的感情和对社会现实的痛心之感,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也会相应地感受到一种痛苦和无力的哀伤。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平实的描写展示了唐代社会的动荡和痛苦。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作者成功地传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和对时代的不满之情。同时,诗中的哀思和对故乡的思念也使得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作者共同体验了那个动荡的年代。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和民众痛苦的同情,唤起了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