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登蒲州逍遥楼分句解释:

1:长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

2: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

3:昔是潜龙地,今为上理辰

4:时平乘道泰,聊赏遇年春

5: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

6:一览遗芳翰,千载肃如神

登蒲州逍遥楼 / 作者:李隆基

长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

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

昔是潜龙地,今为上理辰。

时平乘道泰,聊赏遇年春。

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

一览遗芳翰,千载肃如神。


登蒲州逍遥楼解释:


《登蒲州逍遥楼》是唐代李隆基(唐玄宗)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蒲州逍遥楼的景致,并借景抒发了作者对时光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豪迈风貌的赞美。

《登蒲州逍遥楼》中文译文:

长榆息烽火,

高柳静风尘。

卜征巡九洛,

展豫出三秦。

昔是潜龙地,

今为上理辰。

时平乘道泰,

聊赏遇年春。

黄河分地络,

飞观接天津。

一览遗芳翰,

千载肃如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逍遥楼,通过楼前的长榆树安静无战火,高柳烟尘未起,展示了楼外宁静平和的景象。诗人以蒲州为起点,描述了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等经过蒲州的行程,表达了自己所经历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变迁。

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将蒲州称作“潜龙地”,意味着曾经隐藏着伟大的潜力。而如今,蒲州已成为政治中心,“上理辰”指的是朝廷的中心之所。诗人认为时代平和,百姓安康,乘坐御道从蒲州出发,欣赏春天的美景,暗示着诗人对逍遥楼所在的地方的喜爱和对如今时光的赞美。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历史名人的敬重。黄河分割土地,渔樵耕读观赏黄河对接天的壮丽景色。而一眼望去,千载名仕的书法作品犹如神灵一般肃穆庄严,表达了对历史的敬意。

整首诗以逍遥楼为背景,以山河自然和历史名人的景观为素描,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逍遥楼景致的喜爱,同时融入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