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送南海僧游蜀分句解释:

1:真修绝故乡,一衲度暄凉

2:此世能先觉,他生岂再忘

3:定中船过海,腊后路沿湘

4:野迥鸦随笠,山深虎背囊

5:瀑流垂石室,萝蔓盖铜梁

6:却后何年会,西方有上房

送南海僧游蜀 / 作者:张蠙

真修绝故乡,一衲度暄凉。

此世能先觉,他生岂再忘。

定中船过海,腊后路沿湘。

野迥鸦随笠,山深虎背囊。

瀑流垂石室,萝蔓盖铜梁。

却后何年会,西方有上房。


送南海僧游蜀解释:


《送南海僧游蜀》是唐代诗人张蠙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向南海的僧人送别的情感,描绘了僧人离开故乡游历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真修绝故乡,一衲度暄凉。

此世能先觉,他生岂再忘。

定中船过海,腊后路沿湘。

野迥鸦随笠,山深虎背囊。

瀑流垂石室,萝蔓盖铜梁。

却后何年会,西方有上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僧人离开故乡修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首先,诗人称僧人为“真修”,强调了僧人的修行之道的真实和纯正。僧人离开故乡,穿着简朴的僧袍,不惧世俗的暄热和寒冷,决心要修行到底。诗句“真修绝故乡,一衲度暄凉。”表现出僧人对尘俗世界的超越和修行的坚定决心。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僧人开悟之能力的赞赏和崇敬。“此世能先觉,他生岂再忘。”这句话说明僧人在现世中已经觉悟,而且在来世也不会再忘记修行的决心和目标。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僧人离开故乡后的旅途情景。僧人乘船渡过海洋,行经湘江,穿越山野,独自背负虎皮行囊,形象地表现出僧人的孤寂和坚韧不拔。诗句“野迥鸦随笠,山深虎背囊。”生动地描绘了僧人行走在野外的孤单情景。

最后两句“瀑流垂石室,萝蔓盖铜梁。却后何年会,西方有上房。”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祝福和思念。瀑布悬垂在石室上方,象征着修行的道路陡峭而难行,而萝蔓覆盖着铜梁,象征着僧人行走在严苛的修行之路上也有得到护佑和庇护。最后两句话呼应了开头,表明诗人希望能再次和僧人相见,诗人也许会在西方世界的上房与僧人相会。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僧人离开故乡游历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诗的意境简洁而有力,通过对隐逸修行的僧人形象的塑造,呈现了一种追求超脱凡尘的信仰和奋斗精神。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