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乌夜啼(一作乌栖曲)分句解释:

1:绕树哑哑惊复栖,含烟碧树高枝齐

2:月明露湿枝亦滑,城上女墙西月低

3:愁人出户听乌啼,团团明月堕墙西

4:月中有桂树,日中有伴侣

5:何不上天去,一声啼到曙

乌夜啼(一作乌栖曲) / 作者:刘商

绕树哑哑惊复栖,含烟碧树高枝齐。

月明露湿枝亦滑,城上女墙西月低。

愁人出户听乌啼,团团明月堕墙西。

月中有桂树,日中有伴侣。

何不上天去,一声啼到曙。


乌夜啼(一作乌栖曲)解释:


《乌夜啼(一作乌栖曲)》是唐代诗人刘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乌夜啼(一作乌栖曲)

绕树哑哑惊复栖,

含烟碧树高枝齐。

月明露湿枝亦滑,

城上女墙西月低。

愁人出户听乌啼,

团团明月堕墙西。

月中有桂树,

日中有伴侣。

何不上天去,

一声啼到曙。

中文译文:

黑乌在夜晚啼叫,

绕着树上哑哑地惊动而再次栖息。

含着烟雾的碧树高高地长满枝桠,

月明时露水湿润,枝干也变得滑溜。

城墙上的女墙西边月亮低垂。

忧愁的人从家中走出来,听着乌鸦的啼叫,

圆圆的明月从墙上西边降落。

月亮中有桂树,

白天中有伴侣相伴。

何不飞上天空去,

一声啼叫迎接黎明的到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黑乌(乌鸦)在夜晚的啼叫为主题,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景象。乌鸦围绕树上飞舞,发出沙哑的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又重新栖息在树上。树上的枝桠长得很高,充满了烟雾般的绿色,月亮明亮时,露水滋润着枝干,使其变得滑溜。城墙上的女墙西边的月亮低垂,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诗中的“愁人”听着乌鸦的啼叫,走出家门,仰望着城墙上的明月,思绪万千。月亮中有桂树,白天中有伴侣相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愁。最后,诗人构思了一个意境,希望自己能够像乌鸦一样自由地飞上天空,在黎明时分发出一声啼叫,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向往。乌鸦的啼叫和月亮的低垂形成了一种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情感。整首诗意蕴含深远,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