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折杨柳分句解释:

1: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

2: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3: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

4: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折杨柳 / 作者:杨炯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

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折杨柳解释:


折杨柳: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

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中文译文:

折断杨柳枝,远离边境的旅人再也不回来。

秋天的容颜枯萎,别离的泪水损耗了红颜。

遥望断续的流星,心神飞驰向明亮的月门。

仓皇之间,杨柳枝自可供攀折,人们不知其所在。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境地带的离别情景,表达了离别带来的伤感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杨柳的状态和自身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远离故土的士兵和远行者的关切和思念。

诗的开篇“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描述了边境地区的遥远和艰险,征人出征后再也没有归来,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离散和分别。接着,诗人描绘了秋天杨柳的凋零,将凋翠羽与别泪相互映衬,通过自然景观展示了人事离愁的深重。

诗的后两句“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通过使用夜空中的流星和明月引出了人们思念的对象(征人或远行者),同时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忧思。藁砧指的是古代传递消息的木牌,诗中的藁砧不知所踪,表达了诗人对征人行踪不明的焦虑和担忧。杨柳自堪攀则表达了无论何时何地,杨柳枝都为思念之人所留意、可供寄托的情感象征。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境地区的辛酸离别和壮志未酬,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远行者的关怀之情,使人产生共鸣。诗人运用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表达了悲愁的主题,将人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将离别之情与自身的心绪相融合,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