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遇湖州妓宋态宜二首分句解释:

1:曾识云仙至小时,芙蓉头上绾青丝

2:当时惊觉高唐梦,唯有如今宋玉知

3:陵阳夜会使君筵,解语花枝出眼前

4:一从明月西沉海,不见嫦娥二十年

遇湖州妓宋态宜二首 / 作者:李涉

曾识云仙至小时,芙蓉头上绾青丝。

当时惊觉高唐梦,唯有如今宋玉知。

陵阳夜会使君筵,解语花枝出眼前。

一从明月西沉海,不见嫦娥二十年。


遇湖州妓宋态宜二首解释:


《遇湖州妓宋态宜二首》是唐代李涉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曾经见过云仙在小时候,她头上盘着青丝芙蓉。当时我惊叹于高唐的梦,只有现在宋玉才明白。在陵阳的夜晚会见使君,她解语的花枝出现在眼前。自从明月西沉入海后,已经二十年不见嫦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李涉在湖州遇到一位名叫宋态宜的妓女的经历。诗人在小时候曾见过一个貌美的女子,她如仙子般盘绕着头上的青丝芙蓉,令人惊叹。而现在,只有宋玉这位文人才能理解这种美丽的境界。在夜晚的宴会上,诗人与使君相会,宋态宜以她独特的姿态和风采吸引了诗人的目光。然而,自从明月沉入海中,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诗人再也没有见到过传说中的嫦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通过描写青丝芙蓉和使君宴会上的花枝解语,展现了女子的婉约之美和她引人注目的姿态。同时,诗人也通过提及高唐梦和嫦娥等传说中的形象,增添了诗词的文化内涵。

诗词中的嫦娥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代表着美丽、神秘和遥远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嫦娥的提及,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无法重现的美好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的感慨为主题,通过对青丝芙蓉和花枝解语等形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优雅、婉约的氛围。同时,诗人以对嫦娥的思念暗示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哲理,使整首诗词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以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的感慨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青丝芙蓉和使君宴会上的女子的赞美,同时通过嫦娥的形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的思念之情。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