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分句解释:

1:非高柳下逸,自爱竹林闲

2:才异居东里,愚因在北山

3:径荒寒未扫,门设昼长关

4:不及鸱夷子,悠悠烟水间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 / 作者:李德裕

非高柳下逸,自爱竹林闲。

才异居东里,愚因在北山。

径荒寒未扫,门设昼长关。

不及鸱夷子,悠悠烟水间。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解释: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是唐代李德裕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

非高柳下逸,自爱竹林闲。

才异居东里,愚因在北山。

径荒寒未扫,门设昼长关。

不及鸱夷子,悠悠烟水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李德裕对自身境遇和生活态度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洛中指的是洛阳,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意味着洛阳的士人们常常以平凡的泉水来自嘲讽自己,而无法获得方外的名声和地位。这里的方外指的是隐居山林的仙境,是远离尘嚣和俗世的理想境界。

诗的第二句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他并不像高逸的柳下惬意,而是自爱竹林的宁静和闲适。这里的柳下和竹林都是隐居的象征,柳下是指柳宗元的《江雪》中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的景象,而竹林则代表了清静和淡泊。

第三句中,作者自谦地说自己的才华与住在东里的人们不同寻常,但却因为愚笨而无法达到北山隐士的境地。东里和北山都是表示平凡的地方,东里表示普通人家,北山则是与隐士相对应的地方。

第四句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径荒寒未扫,门设昼长关。径荒寒未扫表示庭院荒芜冷清,门常闭着,没有人来往,显示了作者的孤独和冷落。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鸱夷子的敬佩和自己无法达到的心境。鸱夷子是指古代传说中的隐士,他们能够悠闲地生活在烟波浩渺的水乡之间,与世无争。这与作者所处的境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和心境,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和远离尘嚣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身境遇的自嘲和无奈之情。诗中虽然流露出一丝失落和无奈,但同时也透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高尚境界的敬仰。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