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送行脚僧分句解释:

1:瓶枕绕腰垂,出门何所之

2:毳衣沾雨重,棕笠看山欹

3:夜观入枯树,野眠逢断碑

4:邻房母泪下,相课别离词

送行脚僧 / 作者:李洞

瓶枕绕腰垂,出门何所之。

毳衣沾雨重,棕笠看山欹。

夜观入枯树,野眠逢断碑。

邻房母泪下,相课别离词。


送行脚僧解释:


瓶枕绕腰垂,

出门何所之。

毳衣沾雨重,

棕笠看山欹。

夜观入枯树,

野眠逢断碑。

邻房母泪下,

相课别离词。

中文译文:

拖着瓶子和枕头系在腰上,

出门去向何处呢。

毛衣沾湿了雨水变得更重,

斜戴着棕榈帽眺望着山峰。

夜晚观察进入了一棵干枯的树里,

在野外睡觉时碰见了破碑。

邻家母亲的泪水流下来,

借此机会互相叙别离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李洞送别出行的僧人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僧人的情感交流和情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诗中的瓶枕绕腰垂,表明诗人为僧人准备了出行必需的物品,同时也突出了出发的紧急和匆忙,给人以行动的感觉。毛衣沾湿了雨水变得更重,棕榈帽斜戴在头上,都暗示了离别时的不舍和困难。

其次,诗中的夜观入枯树、野眠逢断碑,描绘了在旅途中的经历和环境。夜观入枯树,暗示诗人通过仔细观察,进入了枯树之中,或许是寻找片刻的安慰或沉思。野眠逢断碑,则表明诗人在野外露宿时偶然遇到了一块破碑,给人以沉重和孤寂的感觉。

最后,诗中提到了邻房母亲的泪水和相课别离词,揭示了离别的痛苦和家人的深情。邻房母泪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离别的悲伤,相课别离词则意味着两人相互写下别离的诗文,以表达内心的思念和留恋。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形象描绘,将离别的情感和旅途的经历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思考的空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表达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无奈和情感的交融。这首诗既有情感的张扬和流露,又有景物的描绘和隐喻,形成了一幅宛如画卷般的诗意。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