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两仪殿赋柏梁体分句解释:

1:绝域降附天下平,——李世民

2:八表无事悦圣情

3:——淮安王

4:云披雾敛天地明,——长孙无忌

5:登封日观禅云亭,——房玄龄

6:太常具礼方告成

两仪殿赋柏梁体 / 作者:李世民

绝域降附天下平,——李世民

八表无事悦圣情。

——淮安王

云披雾敛天地明,——长孙无忌

登封日观禅云亭,——房玄龄

太常具礼方告成。

——萧瑀


两仪殿赋柏梁体解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两仪殿赋柏梁体》

绝域降附天下平,

八表无事悦圣情。

淮安王云披雾敛,

长孙无忌登封日。

观禅云亭房玄龄,

太常具礼方告成。

萧瑀。

诗意及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皇帝李世民创作的一首律诗,以描绘皇帝的治国策略和担心国家事务的情感为主题,表达了他为国家的繁荣而忧虑和努力的精神。

李世民在诗中首先表达了他希望整个天下都能够和平安定的愿望,将“绝域降附”与“天下平”形成了对比,意思是在遥远的边境地区的安定可以影响到整个国家。

接着,李世民提到他自己,称呼自己为“八表”,八表是指尚未成年的皇帝。他表达了自己一直以来对于国家事务无忧无虑,对于君主的责任和担忧感到愉悦的情感。

之后,他提到了淮安王李瑾,他被李世民寄予了厚望,皇帝期待他能够披荆斩棘,平定河西回鹘。封天子所赐的云袍给他,使他具有了皇子的地位。

随后,李世民提到了长孙无忌,在登基的第一天,长孙无忌被任命为监国,封为左卫大将军。他所观看的禅云亭,象征着皇帝与文臣的交流和治国之道的启迪。

最后,李世民提到了房玄龄,他是当时的太常卿,他为李世民具体分析了各种礼仪,他成功地了这件事,使得皇帝的礼仪仪式更加完善。

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李世民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对于国家各种事务的担忧和努力,体现了他作为皇帝的职责和智慧。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