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虎不食人分句解释:

1:南山白额同驯扰,亦变仁心去杀机

2:不竞牛甘令买患,免遭狐假妄凭威

3:渡河岂适他邦害,据谷终无暴物非

4:尔效驺虞护生草,岂徒柔伏在淮淝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虎不食人 / 作者:李绅

南山白额同驯扰,亦变仁心去杀机。

不竞牛甘令买患,免遭狐假妄凭威。

渡河岂适他邦害,据谷终无暴物非。

尔效驺虞护生草,岂徒柔伏在淮淝。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虎不食人解释: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虎不食人

南山白额同驯扰,

亦变仁心去杀机。

不竞牛甘令买患,

免遭狐假妄凭威。

渡河岂适他邦害,

据谷终无暴物非。

尔效驺虞护生草,

岂徒柔伏在淮淝。

中文译文: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虎不食人

南山白额同驯扰,

它变得温和心肠,去掉了杀戮的冲动。

它不与牛争夺甘草,不让自己陷入困境,

免得遭受狐狸伪装的威胁。

渡河岂能让它遭受他国的危害,

依托山谷,它终将摒弃暴行。

你效仿驺虞(传说中的马),保护生命草木,

难道仅仅是在淮水与淝水之间柔弱地伏下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李绅在担任寿阳郡的官职期间所写,他将南山上的白额虎作为寓喻,来反思人类的行为。诗中提到,虎本来是凶残的动物,但有时也会变得温和,不再杀戮。与之相比,人类极其好争斗,争夺利益,不顾他人的生存权利。诗人呼吁人们学习虎的温和,不要伤害其他生物。

诗中的“渡河”可以理解为传统义务或责任,而“他邦害”则指其他国家对我国的侵害,诗人在呼吁人们不要沉迷于争斗,而是要保护自己的家园。

最后两句诗,诗人以“驺虞护生草”来表达他对保护生命的期望,驺虞象征着伟大的护卫者。他在呼吁人们不要只是柔弱地屈服于压力,而是要像驺虞一样坚定地保护生命。

这首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他希望人们能够学习自然界的和谐和温和,以此来提醒人们保护环境和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