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塞上(一作卢纶诗,题作从军行)分句解释:

1: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

2:卷旗收败马,占碛拥残兵

3:覆阵乌鸢起,烧山草木明

4:塞闲思远猎,师老厌分营

5: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

6: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塞上(一作卢纶诗,题作从军行) / 作者:李端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

卷旗收败马,占碛拥残兵。

覆阵乌鸢起,烧山草木明。

塞闲思远猎,师老厌分营。

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

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塞上(一作卢纶诗,题作从军行)解释:


《塞上(一作卢纶诗,题作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十岁时在边城,军中得到勇敢的名声。

卷起旗帜,收拢败马,占领碛地,聚集残兵。

乌鸢在战阵上盘旋,烧毁山中的草木明亮。

身处塞地的寂静中,思念远方的狩猎,老将厌倦了分营。

雪山无人痕迹,冰河足迹留下雁声。

李陵甘愿战死于此,令人感慨汉朝的公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在边塞从军的情景。主人公在二十岁时加入军队,英勇的表现赢得了名声。诗中描述了他卷起旗帜,收拢战败的马匹,占领碛地,聚集残兵。乌鸢在战阵上盘旋,烧毁山中的草木,照亮了整个战场。然而,在这片边塞的寂静中,主人公却思念着远方的狩猎,老将也对分营感到厌倦。雪山上没有人的痕迹,冰河上留下了足迹和雁声。诗的结尾提到了李陵,他宁愿战死在这里,让人感叹汉朝的公卿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边塞战争的景象,展示了军人生活的艰辛和边塞的荒凉。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如乌鸢盘旋、山中草木的燃烧、雪山和冰河,这些描写营造出边塞的氛围和战争的激烈场面。诗人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内心思想,表达了对远方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苦和厌倦。最后提到李陵,以他的牺牲来对比汉朝的公卿们,表达了对英勇战士的敬仰和对政治腐败的失望。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言辞,展现了军人在边塞环境中的忠诚和坚韧,以及对国家和历史的深思。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