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登襄阳岘山分句解释:

1: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

2: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

3: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4: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

5: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

6: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

7: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

8: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

登襄阳岘山 / 作者:张九龄

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

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

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

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


登襄阳岘山解释:


《登襄阳岘山》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襄阳岘山的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怀念过去岁月以及对逝去的人物和时光的不舍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昔年经过这里攀登,征马又再次归来。

往昔山川还是如旧,岁月却已流逝不见。

曾经的蜀相在何处吟唱?羊公碣已经磨损。

令图孤寂无人,嘉会也逝去。

樊城岸依然宛然,汉水波浪悠悠。

蜿蜒的春光遥远,感慨之情随客人多。

这片土地原本风景优美,朝来的烟景相得益彰。

同样的心情却有不同的欣赏,感叹留在了这座岩石(岘山)上。

这首诗以岘山为背景,交织了个人感怀和历史多重意境。诗中运用了山川、白日、烟景等丰富的景物描写,使诗意更加深远。作者通过描绘昔年征战,在襄阳岘山战略地区行进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留恋之情,同时显示了岁月无情的变迁。诗人还提到了历史中的名人——蜀相、羊公,他们的身影已经消逝,但他们的精神仍然存在。蜀相吟唱的声音已不可闻,羊公碣的碑文已磨损,这让诗人感到沉寂和怅然。最后,诗人用"阿"来称呼岩石,让人联想到诗人的怀念之情依然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整首诗写景垂史,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又有对历史名人的缅怀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对历史的思考和回忆,融入自然景观的描写中,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使得诗意更加丰富和深远。诗人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诗,表现了对时代变迁和逝去岁月的思考和追忆,这使得这首诗在情感上更易读懂和共鸣。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