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过友人隐居分句解释:

1: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2: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3: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4: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过友人隐居 / 作者:戴叔伦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过友人隐居解释:


《过友人隐居》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戴叔伦拜访友人隐居的景象。诗中展示了友人居住的环境和他与自然的亲近,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和赞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友人隐居的美丽景象。首两句"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表达了友人居住地的宁静和环境的清幽。接着,"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描绘了小溪流水激荡石濑的声音,以及蔓藤影子延伸到友人居所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友人隐居之地的宜人和安静。

接下来的两句"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通过描绘宁静的大地上躺着的鹿,以及庭院中猿猴自在饮水的场景,进一步凸显了友人隐居处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两句"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以意象化的表达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美和羡慕。诗人认为,当周围盛开着美丽的春花时,何必再去追问桃源的存在呢?友人的隐居之地已经是一处桃源,不再需要追寻其他的理想乐土。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友人隐居的宜人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寄托情感,诗人传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